“算是吧。”
當然比起先前還是有差距。
“走吧,去國富叔家。”
幾人來到韓國富家,韓國兵,韓國紅都在。
“國富叔,國兵叔,國紅叔。”
“棟子回來了,快坐下來給俺們說啥,具體咋弄回來的?”
韓國紅拉著凳子讓李棟坐下來說,韓國兵給李棟倒了一杯水。“國兵叔,我自己來。”
喝了一口水,李棟見著眾人都在盯著自己,笑說道。“談是談回來一些,現在是一點五美分,看似比先前二美分是不少多少,可這里邊還有一些區別的。”
“有啥區別?”
“現在運輸費用是外商那邊出,現在是咱們自己出了。”
李棟放下茶要了紙筆。“我給大家算個賬,一次性筷子先要用卡車運送到池口碼頭,再用貨輪運送到上海,整個人力物力還有運輸成本算下來至少要五厘。”
現在運費可不低,李棟說道。“再有外貿公司地這邊拿走一些費用,整個算下來,只剩下一美分左右。”
“這樣啊。”
“這還不算完呢。”
這還不算三年時間物價變化,雖然現在計劃經濟,變化不算大,可還是有所變化的,這些考慮上,訂單沒有想象那么美好了。“我還是先前想法,這份訂單就不交給竹編廠了。”
“棟子,這事你拿主意。”
韓國富拍板了。“竹編廠這邊,沒人會說什么的。”
“棟子,那這訂單怎么處理?”
韓國紅沒忍住問道,不交給竹編廠,這么大訂單交給誰,難道還交給縣里,這可不成,大家伙一肚子怨氣呢。
“這事我要再想想,有點眉目了。”
李棟笑說道。“到時候,想好了我在跟大家說。”
“成。”
“不過衛國,衛朝,衛東他們幾個要幫我一把,國富叔,我先跟你借他們幾個用用。”李棟現在需要韓衛國他們去跑一跑,了解一些現在公社情況。
隨著上河工之后,公社還有多少能用得上勞動力,當然這個勞動力不光光強勞動力,還有一些適合勞動力,畢竟制作一次性筷子不需要太大力氣和多高技術。
基本是個人就能干,李棟現在想要了解一下大概數字,再制定計劃。
“棟哥,你要咋弄?”
回到家里,李棟招呼韓衛國幾個坐下來。“按著先前我說的,最近幾天你們再跑跑,對了,打聽的事打聽清楚了?”
“打聽清楚了。”
李棟讓幾個打聽了一下姚遠的事,這位那邊回來的漢子的情況。
“棟哥,說起這個姚遠還真有幾把刷子。”
“說說。”
李棟給韓衛國倒是杯茶,讓他接著說。
“他是前兩年參軍的,去年下半年當上班長隨著軍隊從北邊調到那邊的,聽說在北邊還跟蘇修干過仗呢。”韓衛國說的去年其實78年,農村一般算農歷,雖說陽歷已經是80年了。
“說說那條腿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