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思琪有早上跑步習慣,只是平時村子里,今天跑農莊這邊是因為昨天晚上拍攝大圣跳舞視頻已經剪輯好了。“太謝謝你了。”
“不用客氣。”
李棟把十分接受過來,直接發布,不過沒有忘記艾特余思琪,并表示感謝。視頻一上傳,點擊就嗖嗖漲,李棟羨慕不行啊。
“唉。”
人不如猴,李棟嘆了一口氣,溜達到院子。
“衛山叔,今天的東西準備多一些。”
“哦。”
大圣火了,不定有不少來玩的游客,李棟先給韓衛山,郭德缸打個預防針,別到時候人來太多,應付不過來。
還別說,這邊剛剛吃過早飯就有幾輛車過來,來拍猴子,是當地的學生。
上午這一波挺多人,最遠的都快到蕪湖了,當然本市游客最多,這一上午至少上百人。
“點啥東西?”
“龍蝦,燒烤?”
“沒有啊。”
“你們昨天不是還吃呢嗎?”
一男人拿出手機點開,大圣跳舞那一段,那家伙可不是有燒烤,龍蝦嘛。
“抱歉。”
現在只能做烤魚,好在只要味道好就成了。“中午有四五桌。”生意一下好了起來,只是被一想到游客都是奔著猴子來的。
一上午這貨被拉著拍照,各種擺造型,一開始還樂滋滋,中午這貨跑了沒影子。
下午農莊沒太多事情了,主要現在買下來小院子還沒有裝修好,山上的木屋,秋千也都還沒弄好,整個農莊的沒有特別的體驗項目。
“稻田里的魚蝦,不知道咋樣了?”
李棟想到自己種的水田,里邊還放了一些魚苗,蝦苗,不知道長的怎么樣。
“拍視頻呢?”
沒曾想水田邊遇到了拍攝視頻的余思琪和楚思雨,兩人對著小溪拍這里邊游動小魚。“李老板,來菜園摘菜嗎?”
“不,我來看看水田。”
水稻離著收割還有個把月,不過李棟家種的早一些,長勢好,看樣子能提前半個月收割。離著收割二個來星期的樣子,是需要放掉一些水,正好看看里邊魚蝦怎么樣了。
李棟卷起褲腿,下到水田,扒拉開一水道,拉開小砸門隨手把竹籃子套在砸門后面。
“有魚。”
水道里有動靜,李棟一喜抓幾條看看多大,還挺令人意外的,還不小,夠吃的了。龍蝦少一些,李棟這邊放水抓魚的事,徐淼和董雪聽說了跑來幫忙。
兩人性子好玩一些,到時候不知道收割稻子的時候,會不會有時間過來幫忙。“得提前聯系收割機啊。”要不人家還不定過來,山區地塊小,很少有人特意買收割機。
一般都要聯系外邊的,李棟這片稻子成熟要早一些,怕是不好聯系,不成只能用自己家小型收割機了,先收割再脫離,只是有些累人。
“說起稻子,我帶過去的海水稻種子,好長時間了,沒找到個好機會拿出來。”
李棟嘀咕,要說中國水稻研究一直都挺超前的,這不回來之前還看到報紙說,中美達成協議,美國圓環種子公司先付給中國種子公司首期技術轉讓費20萬美元,中國將會派專家指導他們雜交水稻技術。
這條消息,李棟見著還挺驚訝的,打聽之后才知道79年五月美國圓環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訪問中國,驚奇發現中國人正在種植一種沒有見過雜交水稻。
當時威爾其就問發明人是誰,當時陪同人員告訴他雜交稻專利屬于中國國家所有,農業部下屬種子公司是這一權利唯一代表人,轉讓雜交稻技術不需要找別人。
要知道當時的國家,可是技術進口為主,技術轉讓幾乎沒有過而且還是向農業發達的美國公司,這件事國家十分重視。
第二年一月也就是1980年達成協議,首期技術轉讓費二十萬美元,李棟真不知道中國雜交稻當時就這么牛逼。
“自己帶去海水稻種子怎么搞出來呢。”
李棟想到深圳那塊那片地,還有仲崇欣教授搞的灘涂地上搞的大大米草,不知道能不能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