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殘雪,是杭城西湖十景之一。
斷橋殘雪,是徐凡接下來要唱的新歌。
有些人曾有幸在冬日的西湖,見過小雪紛紛,見過斷橋孤獨。
有些人在網絡上或者書畫里,聽過或看過那一幕風景極為好看。
斷橋,并非斷了的橋。
若有機會看到雪下的那天,斷橋確實極為漂亮。
西湖銀裝素裹,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若是在冬日,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斑駁的橋欄,橋的兩端白雪的覆蓋,依稀可辨的石橋身似隱似現。
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面灰褐形成反差,遠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
此時無雪,初秋的清風吹拂斷橋。
所有人極其安靜的等待著徐凡唱歌。
徐凡說:“這首歌雖是寫在幾年前,但我依舊甚是喜歡。”
U盤插進了那個年輕人的音響,伴奏輕快的響了起來。
所有人都很安靜,
音樂一起,剎那之間所有人都為之一驚,平靜的音樂極為輕快,古箏,笛子相伴的旋律第一時間出現,所有人都安靜的等待著。
“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也看不見凋謝;
江南夜色下的小橋屋檐,讀不懂塞北的荒野。
梅開時節因寂寞而纏綿,春歸后又很快湮滅;
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搖曳后就隨風飄遠。”
徐凡的嗓音很干凈,這首古風詞寫得也很干凈。
找不到花的那一只枯葉蝶,永遠都不會看到花朵兒的凋謝,江南城里那片田野下燈火闌珊的小屋,永遠不會知道塞白荒漠的孤獨和寂寞。
徐凡用極其柔和的古典風曲調,譜寫出一個簡單卻讓人深思的故事。
趙飛揚站在一旁看著徐凡,心里也默默的想起了曾經那天。
好吧,那天他已經忘記了具體的事情,只記得很冷。
可是這首歌,為何那么孤獨?
就像是有一個癡情的人默默的在斷橋上苦苦等待,他的無奈與景物中的歲月滄桑相嵌合,宛若縷縷春風,吹皺那一池的秋水,卻僅是一剎那的凝結罷了,很無力、很無奈。
這一絲一縷的情感,僅僅是幾句詞就讓人感慨莫名。
當然,這畢竟是古風詞曲,有些人著實聽不懂故事。
但只是聽著這旋律,就讓人忍不住感覺到了一抹惆悵和無奈。
簡潔直白的歌詞,描繪了一處斷橋落雪的凄美場景,再加上優美的旋律,讓這首歌變得更加凄美。
徐凡依舊在唱,他微微閉著雙眼,就像是又回到了那年冬天。
那年胖子也在旁邊,還有其他人......
是的,還有其他人。
“斷橋是否下過雪?我望著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融解。
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
若是無緣再見,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
那年的西湖很美,斷橋應該沒有下雪。
湖面白凈,月光很冷。
所有的美好就如平靜的水面輕輕一碰,波紋驟起,就像飄落的雪花,輕輕一觸,便融化成水。
那一年雪花沒有下,那一年的人在哪兒?
如果無緣再見,這白提上的垂柳是否依舊會隨風晃動,離開的人是否還會留戀。
這首歌是古風歌曲,歌詞非常直白。
但在這里聽歌的人卻都深有感觸,尤其是徐凡唱歌的情調和情感的把控真的非常到位。
如果很多人唱歌只是形,那徐凡唱歌就已經達到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