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廖繁星的提議下,點映總共會進行30場。
分別在中海以及周邊城市的一些電影院,每一個電影院都會安排一些首創團隊的導演或者副導演,以及一些演員去做分享和宣傳。
這其中主要的演員,也會神秘降臨現場。
而徐凡他們的重點主要就集中在這場千人點映現場。
所有點映場次,廖繁星的選擇都是和影院最大的影廳去協作的,確保點映的人數足夠多。
三十場這樣的場次不算太多,畢竟除了中海他們還選擇了周邊幾大城市同樣需要點映。
場次太多肯定不行,畢竟華洲影業信誓旦旦的盯著他們。
好在繁星影業點映的所有場次都在自己的電影院線內,這樣也能稍微的節省一些宣傳成本。
繁星影業有自己的發行,宣傳,導演等各個團隊,所以這一切做的是有條不絮,在面臨華洲影業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他們依舊沒有亂了陣腳。
說明繁星影業雖然現在已經在崩塌的邊緣,但廖繁星帶領的團隊還是很堅挺的。
這一點也讓徐凡對廖繁星刮目相看。
一切準備就緒,廖繁星在繁星營業的售票平臺,發布了電影場電影票的出售。
三十場點映場次,除了科達電影院的座位最高達到1000個之外,其他電影院最高也就640個座位,少的僅有410個。
但事實上即使是這樣的座位數,都是比較大的放映廳。
合計差不多一萬五千多個座位。
電影場邀請了很多媒體和影評人,這一部分的影票自然全部免費。
這是廖繁星必須要提前支出的一部分宣傳費用,另外所有的電影場票按照市場價70一張出售。
這是繁星影業所有人經過多次協商之后得出的結果,太高就超出了點映的宣傳效果,太低了對電影的價值就會有所折扣。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一個價格還能看到很多人的演唱,所以這價格實際上很公道。
當電影票上架之后,網友們爭相購買。
在上架三十分鐘之后,廖繁星就給徐凡打來電話報喜。
三十分鐘售空了所有電影票,總計15500張,獲得首次點映票房124萬。
這個消息著實震驚到了廖繁星,也震驚到了徐凡,甚至震驚到了整個行業,華洲影業第一次感受到了一股壓力。
這股壓力并非是來自124萬的超前點映票房,而是三十分鐘售空的時間速度。
廖繁星在對面激動地表示這一次點映的宣傳效果以及網友們的爭相購買,真的超出預估很多。。
但徐凡卻并沒有對此表示太多的興奮,因為他很清楚,很多人買票并不是因為電影《失孤》到底有多好,而是因為這張票背后是他們這些人的演唱。
一張七十塊錢的票可以看電影,還可以參加三個巨星演唱,何樂而不為?
徐凡很清楚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什么,所以他并沒有多少興奮。
其實廖繁星也明白這個情況,只是看到三十分鐘售空的時候,那種壓抑在心底許久的心情一下子釋放了。
他這段時間經歷的也很多,不管是養父母給自己的壓力,還是其他影視公司給自己的壓力,都讓他接近絕望。
這樣的一次成績,對他是一次很大鼓勵,哪怕這次鼓勵的原因并不是因為電影有多好,而是他的助唱活動起了效果。
只要有人買電影票,就意味著有人看電影。
他相信這部電影,會有一個好的口碑。
但他做夢也想不到,等到點映的那天會發生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