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涼的旋律和發人深思歌詞,從徐凡口中從傳出的剎那,就讓人心神一震。
趙飛揚坐在那里,目光抬起頭看著徐凡,有一些陌生。
這些簡單的詞匯,就像是徐凡已經在燕京生活了很久,并且發出了感觸良多的情緒。
當然,也許是因為昨晚的那三個人。
陳圓圓圓圓的眼睛盯著徐凡,心道:難怪她說你唱歌一直那么好聽。
直播間,炸開了。
這歌詞......
也太真實了吧。
滄桑的聲音與優美的曲調完美融合,徐凡的聲音一字一句的響徹在所有人的耳中,也許就在眼前,也許是透過手機。
反正這一刻不管是趙飛揚還是陳圓圓,亦或者廣大網友,都被徐凡的一字一句唱心顫了。
徐凡彈著吉他,微微閉著眼睛。
昨天晚上遇到的三個人就是典型的北漂族,他們在這座城市生活,在這座城市忙碌。
以后的他們會在這座城市里生老病死,也許有一天會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房子,也許有一天他們也會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站在高樓大廈里。
他們的拼搏沒有錯,他們的努力會被看見的。
徐凡繼續唱著:
“我在這里歡笑,我在這里哭泣
我在這里活著,也在這兒死去
我在這里祈禱,我在這里迷惘
我在這里尋找,在這里失去
北京北京……”
徐凡的聲音本是平靜的,可是在唱這首歌的時候竟是略帶滄桑,從這里就能看得出徐凡的唱功真的很了不得。
而且這樣的歌曲,用這樣的嗓子唱出來去,確實很完美。
這座城市——和其他城市是一樣的。
自己住著的,走過的,習慣的城市就是這座城市。
這首歌叫做《北京北京》,但真實的內容和表達,卻已經超越了單獨的一個城市。
用簡單的歌詞,唱出了一種吶喊。
一種來自在外流浪者心中的吶喊,他們在這座城市活著直到死去,他們在這座城市里尋找然后失去,他們在這座城市里祈禱又迷茫。
也許他們在這座城市里也會充滿歡笑,也許他們也會在某個深夜里痛哭不止。
類似的事情從燕京的社會底層發出來,似乎在描述他們的生活,又似乎在感慨命運的現實。
這首歌的聲調比較高,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引起了廣大北漂族和農民工們的強烈共鳴,以及所有在社會底層民眾的共鳴。
所以當徐凡唱到副歌的時候,趙飛揚坐直了身子,陳圓圓瞪大了眼睛。
直播間里的網友們已經不知說什么話了。
因為似乎此時說什么話,都很難表達內心深處對這首歌的喜愛。
徐凡說這首歌得歌名是一座城市,可這座城市也有可能是自己腳下的城市。
《北京北京》和《成都》不同的地方在于,《成都》更加平靜,更加悠閑,玉林路小酒館和街道上的小情侶。
不管是詞還是曲調都要顯得更為輕松和簡單,然而這首《北京北京》則完全是另一種風格,那種和弦帶來的震撼感讓很多人覺得,如果這首歌不是吉他彈奏,而是換一種樂器也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