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里,她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憤怒的握緊拳頭,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徐凡和蕭梓涵帶來的,目光之中帶著凌冽的寒氣。
......
華洲影業。
公司董事會議室里,安靜到了極致。
所有人呼吸都盡量的保持一致,深怕一個不小心,讓坐在上方的那位生氣。
緊張,緊張,還是緊張。
越是安靜,越是緊張。
偌大的辦公室里,落針可聞,安靜無聲。
坐在最上方是一位很少出沒在公司的中年人,他是華洲影業最高級董事會成員。
如果不是電影《走丟》的丟人現眼,他也不會坐在這里。
他環視一周,目光從所有人身上一一掃過,然后看著導演兼制片劉明浩。
他沒有說話,但劉明浩的腦袋上已經有汗水不斷地滲出。
久居上位者的氣勢,恐怖如斯。
所有人大氣不敢喘,那位突然開口說道:“不管用什么方法,給你一天時間,我要看到票房破億的記錄出現。”
劉明浩趕緊站起身來說道:“是,姚總,我一定辦到。”
這是姚總給的最低底線,事實上這部片子失敗已經在所難免。
所有的投資全部都已經打了水漂,顯而易見。
不管是誰都能看的清楚,但....演員們依舊要拿到自己的票房,公司想要名氣,至少要讓那些投資者愿意相信他們華洲影業還可以繼續做的更好。
但現在投資一億多的電影,如果一億票房都做不到,簡直就是笑話。
所以,一億票房就是底線。
事實上票房差距也僅有一百八十萬,但這一百八十萬,卻卡在那里,紋絲不動。
姚總的意思是不惜一切辦法,這其中包括這一百八十萬讓劉明浩自己填補進去。
他已經想到了,但他只能這樣,沒有別的辦法。
心里流血的同時,他對編劇也是痛恨,卻忽略了他作為導演兼制片對電影的把控比編劇還要更高。
一部電影拍得好不好,編劇是一個先天性條件。
但導演卻是后天性更為重要的條件。
姚總冷漠的眼光從所有人身上再次掃過,然后冷冰冰的說道:“公司董事們都很生氣,這些事情結束之后,所有人都做一份書面檢討,電影《走丟》劇組公司成員,每個人做一份工作匯報,如果實在不行可以滾蛋。”
聲音在會議室里響起,沒有麥克風,卻很用力的敲擊在每一個人的耳朵中,然后落在心上,忍不住顫抖了一下。
姚總看了一眼眾人,又說道:“還有,你們幫我整理一份那個叫做徐凡的資料,送到我的辦公室。”
有人應了下來,姚總站起身來轉身就走。
會議室里安靜了些許時間,終于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但是每一個人看著劉明浩的眼睛都帶著特別的意思,似乎這一次的所有錯都是他的。
演員拿到了自己的片酬,院線拿到了自己的票房分賬。
而他們影視公司就要硬抗所有投資者的轟炸,包括填補所有投資空缺。
一部投資1.5個億的電影,票房如果達不到3個億,基本做不到盈利。
從各個方面來說,這一次《走丟》的失敗給了華洲影業一個極大的教訓。
劉明浩作為華洲影業一線導演,一百多萬還是能拿得出來的,但這也絕對是心血。
他舍不得,但面對華洲影業姚總的施壓,他不得不這么做。
只能刷票,一百五十的票房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