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一響,震撼全場。
一道明亮的聲音突然響起,無數人停下手上的動作,不敢置信的看向徐凡。
作為樂器之王,華夏人即使未曾親眼見過,但也必定從各處聽過他的傳說。
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發音高亢、嘹亮,管身木制,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
雖然觀眾們看不清楚,但是對嗩吶卻都很是熟悉。
徐凡只是吹響嗩吶,就讓無數人震驚無比。
原來徐凡沒有在吹,他真的會吹,而且吹的如此驚艷。
徐凡的面前是話筒,他握著嗩吶,猶如吹過無數遍一樣。
渾身有感而發,音域擴散四周,將一曲《百鳥朝鳳》的前奏徹底的展現出來。
連續的三段高音,讓現場無數人拍手稱贊。
而就在這時候,徐凡突然微微低頭,嗩吶口中傳出一道鳥叫聲。
吱吱吱!
僅這一句,現場突然爆發出轟鳴般的掌聲。
實在是太震撼了。
徐凡利用嗩吶獨有的八孔音域,吹奏出了一首從來沒有人聽過的曲子,而且這時候曲子的經典程度太過震撼人心。
從一開始,所有人都忍不住進入了某一種亢奮之中。
....
觀眾席上某一個角落里,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聽到這徐凡的一曲《百鳥朝鳳》整個人一哆嗦,坐在那里久久未能說出話來。
當徐凡吹出各種鳥叫聲的時候,那人更是熱淚盈眶。
一邊鼓掌,一邊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嘴里忍不住感慨道:“神曲...神曲啊....”
旁邊坐著的女子,穿著樸素的衣服,她拍了怕中年男子的肩膀說道:“爸,你吹了一輩子嗩吶,也沒這首曲子好聽吧。”
中年男子激動地說道:“神曲啊,這是神曲,從小到大,我學嗩吶吹嗩吶,三十年未曾聽過一曲如此驚艷的曲子,你知道剛開始三個長音以及后面的音調中,運用了多少是嗩吶吹奏技巧不?”
女子搖頭,男子一邊聽著徐凡的《百鳥朝鳳》,一邊說道:“我吹了一輩子嗩吶,知曉嗩吶最強的就是模仿力,他可以模仿各種各樣的音律,但是徐凡將這曲《百鳥朝鳳》真正的吹出了嗩吶的精髓。”
舞臺上的徐凡雙手握著嗩吶,整個人早已經融入其中,這曲子不吹則以,一吹竟是有一種很難停下的感覺。
徐凡只覺得渾身得勁,每一個音符的出現都讓他有一種精神抖擻的感覺,尤其是模仿百鳥交相輝映的感覺,更是讓他有些激動。
而一道道鳥叫聲出現的時候,頓時這曲聲中似乎有鶯歌燕舞,有鳥語花香。
一派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悠然出現。
那個中年人對自己女兒,說道:“這首曲子要運用嗩吶吹奏技巧中特有的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顫音,以及吞、吐、墊、打、抹、壓等,還有舌沖音、氣沖音、反彈音、反雙吐、連彈音、氣唇同顫音、指氣同顫音等高難度技巧。
而徐凡是把這首曲子中嗩吶吹奏的所有難點都表現的玲離盡致,說實話,即使我去學習,我也不覺得我能夠吹出這么漂亮的音律。”
女子雖然沒聽懂自己爸爸說的什么意思,但心想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便說道:“你看,我讓您來聽歌,沒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