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曲子的演奏都需要極其高超的鋼琴手法,何況寫出這樣一首經典的曲子。
坐在下方的愛麗絲望著徐凡的樣子,臉上不知為何涌入一抹潮紅,也許是想到了徐凡給自己寫的曲子,內心歡喜。
也許是別的什么原因。
反正徐凡的優秀已經徹底的驚艷到了她,這首曲子的出現和寫給自己的那首曲子,兩首曲子每一首都是那么的好聽,卻又各不相同。
就像兩道完全不同的道路,風景卻都是那么的美麗漂亮,讓人難舍。
在卡農中沉浸,沉醉,那舞躍著的旋律,是至美至善的,如果是夜晚,請你閉上雙眼,感受卡農的那種獨特的魅力,再輕輕睜眼,望向廣袤無垠的星空宇宙,繁星璀璨,你自然會輕輕一笑
坐在愛麗絲旁邊的格瑞塔同樣的全神貫注的在聆聽徐凡的曲子,她本就喜歡徐凡的歌曲,無論她已經聽過的英文歌曲,還是一些自己聽的懂的華夏歌曲,她都極為喜歡。
徐凡越是驚艷,她越是喜歡。
這首鋼琴曲讓她心中對徐凡的喜歡更甚一籌,優秀的人總是越來越優秀,這句話沒錯。
她這樣想著,安靜的沒有說一句話,一直在聽著琴音變化。
徐凡的雙手很快,所以那一段的旋律的琴音也很快。
卡農曲,就像是無限延長,綿綿無期的線條,也許粗也許細也許有疙瘩,也許光滑如一,但旋律總是可以延續不斷。
不管雅也好俗也好,曲子里的我們都將迷失在螺旋的階梯上,擁抱那滲入骨子中的美。
音樂雖然不斷回旋往復,但旋律不讓人覺得單調,感覺很動聽悅耳。
徐凡的動作終于緩緩停下。
就像是清風拂過落葉,輕輕放下。
最后一個琴音結束,但如果有人想要繼續,似乎可以繼續彈下去,而不會有任何的不同或者說別扭。
這就是《卡農》曲式里最重要的一哥環節。
徐凡沒有立即起身致謝,他依舊安靜的坐在那里。
等待琴音裊裊,回音漸漸變小。
啪啪啪!
現場終于想起了熱烈的掌聲,數百人同時鼓掌,每一個人都在位徐凡的一首曲子而用力的拍手。
也許,只有這樣的掌聲才能配得上這樣一曲經典的鋼琴曲。
從最上方的二十多個音樂家到現場其他數百位大師,基本上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雙手在歡呼,在證明對徐凡這首曲子的認可。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原創鋼琴曲。
這如何不讓人狂熱和欣喜。
徐凡在熱烈的掌聲下站起身來,看著數百人并不統一,卻同樣熱烈鼓掌的眾人,微微彎腰,然后抬起。
他開口說道:“謝謝大家的掌聲。”
掌聲再次變得熱鬧起來,每一個人都在用力的鼓掌,表達對他的喜歡。
主持人邁步走了上去,用驚嘆的語氣說道:“哦,我的天哪徐凡先生,您的這首曲子真的太好聽了,您是在什么樣的狀態下寫出這樣一首好聽的曲子呢。”
所有人都寂靜無聲的聽著徐凡的回答。
徐凡說道:“偶爾的靈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