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陛下:
兒臣于X月X日,用時兩天攻破潼關,消滅敵寇二十幾萬,并揮師逆賊李自成的大順偽都西安城。
于X月X日,兒臣追上意圖逃竄巴蜀,與張獻忠合兵一處的李自成部,殲滅敵寇十萬余眾,并親手斬下逆賊李自成首級。
至此,大順國滅。
現,兒臣正率軍入西川,將張獻忠部殲滅!”
當趙公公念完后,太和殿內便炸開了鍋。
“儲君殿下威武啊!”
“儲君殿下,真乃戰神轉世,戰無不克攻無不勝,連有數十萬大軍駐守的天下雄關潼關,只花兩日時間就攻克!”
“真是天佑我大明朝,讓儲君殿下降臨大明!”
“大明有如此儲君,乃大明之幸,天下蒼生之幸!”
“……”
所有大臣都毫不吝嗇贊美之詞,對葉壞進行褒獎。
同時,大臣們也希望儲君早日攻克西川,消滅張獻忠部,率領大軍班師回朝。
而后,由戰神儲君前往東南沿海,將倭寇給殲滅了!
……
此時,葉壞已經率領大軍,挺進巴蜀。
雖然,蜀道艱難、地勢險惡、易守難攻,但是由于有著強大的火力支持,巴蜀的張獻忠卻是不斷敗退。
葉壞一路高歌猛進,攻城拔寨。
改進后的紅衣大炮和步槍、手榴彈等火器,實在是太威猛了。
在不對稱的武力進攻下,張獻忠的敗亡,從戰爭開始就已經注定了!
當年,英國遠征軍只有4000人,卻是將清軍打的慘敗,打贏了鴉片戰爭。
這就是武器不對稱的原因。
半個月后。
葉壞攻入成都,親自斬下張獻忠首級,盤踞在巴蜀的張獻忠部起義軍,終于全軍覆沒。
張獻忠由于殘忍、嗜殺,曾經在巴蜀發動大屠殺,并不得民心。
其被葉壞殺死,巴蜀百姓,舉杯歡慶。
葉壞留下十萬大軍鎮守巴蜀,十萬大軍鎮守漢中,防止叛亂再生。
他自己則率領余下大軍,班師回朝。
……
葉壞還沒有回到京師,他攻滅張獻忠的消息,就已經先一步傳回京師。
崇禎皇帝與滿朝文武,皆是大悅。
他們已經看到,一個全新的大明朝,要在儲君葉壞的手中誕生了。
大明朝歷經劫難,這是浴火重生。
崇禎皇帝下令,讓大明日報頭版頭條、大篇幅刊登,葉壞攻滅李自成、張獻忠的消息。
當大明日報將此消息刊登出去后,整個大明朝都震動了。
余下的幾股地主起義武裝,被嚇得魂飛魄散。
連大名鼎鼎的殺人狂魔張獻忠、闖王李自成,坐擁兵馬上百萬,都不是儲君對手,更何況他們呢。
原本糾集在一起的地主武裝,有許多都分裂成數十股,紛紛上山落草為寇去了。
他們不敢再占據城池造反。
深怕那幾如神魔一般的儲君,會率軍殺來。
當然,也有頭鐵的地主們,繼續占據城池,打著義軍旗幟。
不過,他們已經是夕陽紅了,紅不了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