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看路,在鄭縣這邊的水泥路的話一次五,六千斤還是沒壓力的,最重我們試過,是在一萬斤,不過最好還是別弄那么重,不安全。”
“嘶!”大家又吸了口冷氣。
不過大家又聽到個新詞,水泥路。
“先生,我覺得應該最少能買一千貫!”
“對了,先生這東西用什么驅動?”
“往這里面放三組蜂窩煤,在這加滿水就行了,大概一天滿狀態需要二十來個煤那樣,這是小型的,還有一種大的,一次燒十二組煤,不過現在還處于試驗階段,那臺機器更大效率更高,一個小時,應該能犁十多畝田吧,更適合在這平原上操作。”
“還有能一個小時犁十畝的?”大家顯然都自動的把試驗階段這四個字無視了或者沒聽明白這四個字的意思。
“嗯!”
“那在哪?”
“還在試,應該在城里,走吧去看其它的!”
“那快去看!”大家以為曹焱準備帶他們去看那臺大的拖拉機來著。
再次回到火車上的群臣就有聊天的對象了。
這下,眾人感覺也許不弄鐵路,貌似也沒多大的問題了。
都在討論大楚一共有多少個縣城,一個縣城需要多少臺這樣的機器,要賣多少錢才合算,賣一臺能賺多少錢?
為此激烈的爭論著。
……
當火車再次停下來的時候。
曹焱帶著他們彎彎繞繞的來到一個小礦場。
“這里主要就是這兩種機器,一種是礦車,大概跟火車的模式差不多,下面挖礦的人只要把挖好的礦石,放進那個小車,之后就由這個拉力裝置把東西拖出來,省下了挑著出來的時間,而另一個是一個抽水的東西,能把礦洞里的積水抽出來。”
曹焱指著那黑漆漆的礦洞門口的兩同樣發出突突聲音的機械開口介紹道。
采過礦的都知道,礦洞最怕的就是積水,一但積水一桶桶的挑出這可是要挑死人的。
這時剛好見一輛小車被從礦洞里拉了出來,滿滿的一車。
“這一車有多重?”項青問道,這半年來他們可是拼了老命在挖鐵礦了,奈何這產量就是很難上去。
開機器的是一個老人,看著來了這么多人,而且還是大官的樣子,他有點手足無措。
不過他對曹焱還是很熟識的。
這是監軍大人,曹焱在鄭縣的時候,他們差不多天天能看見他。
看見老人呆呆的看著自己。
曹焱對他笑了笑:“老哥!這一車能拉多重。”
老人頓時心態就放松了下來:“回監軍大人的話,大概有一千多斤。”
“不知道一天能拉幾車?”有人趕緊接著問道。
老人看了看微笑的曹焱,趕緊心底一陣放松:“看運氣,有時候一天二,三十車,有時候十來車。”
“那能提高多少倍效率?”有人問道這最關鍵的問題。
這下那個開機器的人回答不出來了,他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老礦工,并不是曹焱收養的那些孩子。
曹焱想了想,沒有回答番了多少倍,而是把產量對比數字說了出來:“同樣的人,以前沒這兩臺機器一個月大概挖五萬來斤的煤,現在產量在六十萬斤左右。”
“番了十二倍?”
“差不多就這個數,你們覺得這機器能買多少錢?”
這?
大家想起了剛才討論了一路的拖拉機。
在看到這與先前拖拉機差不多大小的機器,很快有人又報出了一千貫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