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鼎殿封著護國神鼎,開國之初,一個先人贈予先祖的。
這護國神鼎受了他們鄭家皇室幾百年的香火,就算此時國運不在,也能護著這個皇城一時半刻。
此時殿中已經沒有人看守,她推開店門,看到那神鼎就供奉在大殿中。
她開啟了護國神鼎后出了大殿,在四處逃竄太監和宮女中她一身紅衣,顯得格格不入。
她上了皇城中最高的那堵墻,當年她總是在這里瞭望西北方,等著他的歸來。
而此時,她再次登上高臺。
她看到了他。
依舊隔著一道宮墻,紅衣白馬的新郎官。
他或許也沒想到,叛軍會來的這樣快。
他想著,要成親后帶她離開。
全然不管這皇室中人的生死,更不管這天下人的生死。
百官今日進宮來觀禮,沒想到發生兵變,鎖在了這宮中。
如今太子逃了,百官們已經做好了投降的姿態,卑躬屈膝的模樣當真是可笑至極。
此時他們都看到了那高高的宮墻上一抹紅色的身影。
她說的話,散在了風中,所有人聽在耳中,臉皮發燙。
一個芊芊弱質,竟然將他們罵的一文不值。
罵他們奴顏賤骨,連狗都不如。
狗都知曉忠誠,而他們先是卑微的奉承崔彧,如今又做出投降的模樣。
罵完了他們,音華看著隔了一道城墻的崔彧,而此時崔彧知曉她要做什么。
此時在朝著她的方向趕來,他在喊著什么,她聽不到。
隔得太遠,音華已經看不清楚崔彧此時是何神情。
只知道他的身影有些慌亂狼狽,他拼命的跑過來。
終于可以解脫了,終于他再也威脅不到自己了。
若不是因為自己,程家也不可能這般信任崔彧,由著他在西北奪權。
若不是因為自己,母后還有程家也不會死得這么慘。
她可以去原諒所有人,但只卻原諒不了自己。
不知道今天的天是什么顏色的。
母后死的那天,天很藍,晴空萬里,而今天她眼前只有一片血霧蒙蒙。
她想到了去年冬天,在城中看到那些賣兒賣女的人家,小小的年紀,便被當成牲口一樣任人挑選。
這一場戰亂之后,不知會有多少人家會流離失所,也不知這一場戰亂何時會結束。
一個王朝的結束,再到一個王朝的到來,幾年的動亂,又不知道會有多少的生命,會掩埋在這歷史的洪流中。
她望著那邊拼命趕來的崔彧。
他會后悔嗎?
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孽嗎?
眾大臣看著,城墻上那公主沒有再罵了,只是不知道此時在吟唱著什么。
有風吹來的時候,他們聽到了斷斷續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