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平靜,甘于淡泊,換來的只是任人欺辱!
從那時起,我便開始布局。
程家,皇帝,鄭家!
他們每一個人我都不會放過!
父非父,子非子,鄭家人就該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我娶了一個女人,一個眼下有痣的女人。
寧兒一直在別苑,我每日里都會去陪著她,可是那些事情對她打擊太大。
她時而會瘋癲,抱著枕頭,如同哄嬰兒一般,一坐便是半日。
我那時便想,若是她能再有個孩子,或許會好一些。
后來,寧兒真的有孕了,她不再有瘋癲的時候了,也很期待那個孩子的到來。
她在別苑安心養胎,很少出門。
只是恰逢有一日,她出門去給孩子祈福,看到了我陪著黎氏去上香,自那日回去之后,她意識郁郁寡歡。
黎氏生的美艷,后來我再去別苑,她都不肯見我,以為我貪圖黎氏美貌,將我當成那負心薄幸之人。
下人也說,無人的時候,寧兒常常自言自語,語態瘋癲,說我負心薄幸,說黎氏要加害于她,我便知曉是黎氏的事情刺激到她了。
可是我娶黎氏自有安排,卻不能跟她明說,想著等事情塵埃落定之后再與她說起。
可是她沒等到那個時候,早產生下孩兒,人便不行了。
臨死她都沒有再見我,只當我是負心薄情之人。
孩兒我無法抱回崔家,便讓人送去了藥王谷,我對藥王有救命之恩,他會替我養育好他。”
小七心想,這人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是曲千塵。
這下曲千塵是崔硯堂兒子石錘了。
“后來,天子出行,來鄴城圍獵之時,在我的安排下,黎氏被他看上。
他當初所喜愛的一個侍妾,被程皇后逼死,我與他相識多年,自然知曉他心結未解。
這黎氏除了美艷跟那侍妾有幾分相似,還有眼下那顆痣,如出一轍。
果然,他見了黎氏后,便強行帶回行宮。
后來知曉是我的夫人,大概是當初搶走了寧兒的事情讓他愧疚,他把黎氏放回來了。
黎氏有孕在我的預料之中,之前一直在調理她的身子,算著日子將她送到昏君的面前。
果然,月余之后,她身懷有孕,黎氏心里清楚,是那昏君的,要墮胎的時候,我攔住了她。
我說那便是我的孩子,黎氏感恩戴德,十月懷胎順利生下孩子。
可是那孩子我怎可能讓他活在世上!”
黎氏便是崔彧的母親,那孩子自然是崔彧。
崔硯堂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什么不讓這孩子活在這世上?
崔彧現在不是活的好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