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馬來到喬樂身邊,陸老背負長槍,精神抖擻。他眼中有對喬樂的關懷,但更多的,卻是對眼前之景的憤怒。
因為此刻的他們并非在子關腳下,而是在千米之外。
但即便在千米之外,他們依舊能感受到守關之戰的慘烈。
士兵們浴血奮戰的廝殺聲,兵器碰撞激蕩的鏗鏘聲,還有那鋪天蓋地的狼煙,與觸目驚心的血色。
眼下子關,宛如一座血城。
北關失守不是一個笑話,更不是征北軍與君王府的一家之事,這是一場災難,一場需要無數人用命去填的災難。
那么真實,那么殘酷,卻又那么震撼。
喬樂:“走吧。”
為心中所有雜念按下暫停鍵,喬樂立刻揮鞭策馬,猶如利箭般向千米之外的子關而去。
不止是她,此刻隊伍里所有人都做著跟她一樣的事。
他們千里奔襲,日夜兼程,不就是為了今天嗎?
誰也沒想到,他們的入關會是如此的倉促。
沒有迎接,沒有歡呼,更沒有意料之中的為難。有的只是城墻的缺口,與更加嚴峻的局勢。
阿圖彌死了,跟隨他的近千蠻軍也死了。
但對于整個北蠻而言,他們雖死猶榮。
因為他們不僅襲殺了固北軍三千將士,更趁機深入山林,封鎖了北城對子關的軍需補給。
十日,整整十日。
關內十萬大軍從第五日起,便已經出現了食不果腹的情況。
到了第九日,碗中米粥已稀如清水。
可就是這十日,北蠻卻調集了十五萬大軍,對整個子關發起了猛攻。
五大軍團輪番上陣,晝夜不歇。
將趁你病要你命的宗旨,發揮的淋漓盡致。
很多身在京城繁華之地,日日養尊處優的官員都覺得,北蠻不過是一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蠻人。
他們能為禍中原數百年,憑借的也不過是比中原人更加強大的體魄,與對中原繁華的渴望罷了。
所以君王府與征北軍,也沒什么了不起嘛。
誠然,站著說話不腰疼,是大多數人的通病。
就像跟隨喬樂前來的沐培元等人,曾經也是這群人中的一員。
但當他們策馬奔入血城,看到百米長的城墻之上盡是蠻人與征北軍士兵的尸體時,他們沉默了。
因為城下是鋪天蓋地,密密麻麻的蠻子。而城上卻是疲憊饑餓,明明面色發青,卻依舊奮勇殺敵的士兵。
有人倒下,便有人前沖。
但自始至終,都無一人后退。
征北軍中無逃兵。
這是一句流傳在京城大街小巷的話,卻也是許多京中將領嗤之以鼻的謊言。
因為他們覺得這是謊言。
然而,他們錯了。
怔怔的望著城墻,蠻子的怒吼在這片天地間充斥。
忽然,一陣號角傳來,喬樂本能的抬頭,卻見身邊的陸景與周全同時變了臉色。
因為這是蠻子發起總攻的信號。
蠻子一旦吹響總攻的號角,便說明他們有了打開缺口的機會。
也就是說,城墻上已有一段城墻快要支撐不住了。
但支撐不住的,是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