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云子:“哼,我們先祖雄才大略寬而有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手到擒來,風雅無雙,氣度……”
喬樂:“嗯,果真沒有治國之才,是個超凡脫俗的藝術家。”
出云子:“???”
喬樂:“他治國無能,讓能者取而代之乃是必然。而且你瞧如今的天武,難道不是蒸蒸日上扶搖九萬里么?”
一邊回憶著君晏之前的講述,喬樂一邊向出云子求證。
其實她就是想看看,皇家記載的歷史是否可信。
事實上,只要是君晏說出的信息,大部分應該都是真實的。
畢竟作者不會給主角貼污點,尤其是她的親兒子。
顯然,君晏之言與出云子的口供是能對上的。
君馮是個文藝青年,他當得了藝術家,卻當不得皇帝。
這是歷史的必然,只不過皇家也有粉飾太平的一面,那就是讓君馮“自愿”。
這只是一個形式,一個讓大家臉上都好看的形式。
不過這個形式在恭王府眾人眼中,顯然是極其丑惡且虛偽的。
出云子:“呵,蒸蒸日上又如何?國泰民安又怎樣?搶的就是搶的,他們永遠也洗不白!”
恭王府眾人打小便接受仇視皇家的教育,生長在那個集體憎恨皇家的環境中,所以他們的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雖然身處小說,但喬樂卻一次次感受到了真實,因為恭王府之舉就是最真實的人性。
我給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給你的,你不能偷。即便這東西我用不上,這件事我做不了,這個位置我不配,是我的,就必須是我的。
站在反派的思維上,喬樂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然鵝,她現在是正派~
喬樂:“所以你們籌謀多年,就是想一舉奪回皇位?七十年前那場動亂,也是你們搞出來的?”
打了個哈氣人,喬樂一邊欣賞著遠處的對決,一邊打聽反派的心路歷程。
果然,出云子的回答并未讓她失望。
出云子:“哼,當年若非君莫邪走運,竟在關鍵時刻有所突破,你怕是永遠都見不到你那小郎君了。”
因為沒有那個差池,他們恭王府早就復國了。
喬樂:“哦?當年老道士你也在場?”
一聽這事兒,喬樂當時就不困了。
出云子:“哼,當年老道才十歲出頭,哪兒有資格去圍獵他?”
瞥了喬樂一眼,出云子沒好氣的道。
事實上,他心里很慶幸那時的自己年幼,還不能加入那次針對君莫邪的圍剿行動。
畢竟除了君瑜,就連老恭王與那位圣女也在那次浩杰中遭到了重創。
一個很快不治生亡,一個至今下落不明。
若是他去了,今日恐怕也無法站在這里了。
喬樂:“原來你也是道聽途說啊?”
挑眉一笑,喬樂秒懂。
聽著出云子那篤定的語氣,她還以為對方知道什么呢。
就比如二大爺當初究竟發生了什么,他是如何突破的,那些人又是不是他殺的。
很顯然,出云子得到的信息或許還不如自己,至少在這件事上。
于是喬樂退而求其次道:“那那位阿玥姑娘的事兒,你知道多少?”
出云子:“阿玥?什么阿玥……”
聽喬樂提起阿玥,出云子的目光頓時有了變化。
他躊躇了一瞬,竟極自然的裝起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