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南宮月掀開一頁,看著手冊上一個肥頭大耳的素描,不由笑了,這是說明書呀?
她指著大秦正使旁邊一個招風耳的年輕人說道:“這位大秦勇士,姓江名學武,二十三歲,父親官居二品中書。”
接著又來到北燕正使跟前,指著旁邊一個棱角分明的年輕人道:“這位北燕勇士,姓谷名子,二十歲,北燕大皇子家將之一。”
之后又看向大秦這邊一個面如冠玉的年輕人道:“這位大秦勇士,姓劉名成,二十一歲,大秦二皇子內弟。”
“這位北燕勇士姓楚。。。。”
眾人都沒想到慕容少華一個小本本竟有這樣的功能,不僅連相貌,連這些學武的人底細都打聽的這樣清楚,不由有些發虛。
大秦正使忙解釋道:“陛下,這幾位可是我國杰出的人才,出身名門,品貌英俊,還武功高強。”
“真會給自己戴高帽?”北燕使臣就不待見這些名門出身,忍不住冷笑一聲:“官宦之弟,皇親國戚!”
這一句話相當于打朝堂眾大人的臉,劉公公擔心的看了對方一眼,正見魏將軍捋著胡子,生氣的瞪著北燕正使。
“總比貴國將家奴送來的好。也不知道自己什么身份?”大秦正使怒道。
“什么身份?學好文武藝,報與帝王家,哪還分什么門第?”
“自古貴賤有別,豈能輕忽?”
“難道草民便不能為國效力,何況谷子勇士臨行前已與大皇子結為金蘭,這貴賤二字,豈能輕呼?”
“你……”大秦使臣還要再辯,前面已有一人走了過來,高聲道:“陛下如何選學員已有章程,眾位不要動怒。”
那大秦正使并不笨,片言提醒,已經明白過來,更何況出言阻止的人可是趙國的王爺,焉有不聽之理,當下哼了一聲,便坐了下來。
那邊侯爺笑嘻嘻的看著他們爭執,也不出聲,直到雙方都偃旗息鼓,才說道:“大家都是英才,不必強爭。可惜的是陛下朝政繁忙,未曾欣賞過各位勇士的英姿。”
“微臣有一提議,”慕容少華早有準備“不如趁著今日見賀,讓這些勇士切磋,陛下也正好幫微臣把一下關。”
小皇帝撫掌道:“好主意,不知各位的意思如何?”
“老臣認為慕容將軍的提議不錯,想當年太上皇風華正茂,英姿雄風,奮戰沙場,而今陛下秉承祖制,御前觀武,真是百姓之幸。”老王爺說道。
“憶往昔崢嶸歲月。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南宮羽說道:“草民斗膽有個看法,大家切磋,點到為止可好。”以后學武堂還是做同學的,現在賣個人情正好。
“小郎中這個看法不錯,”尚書大人最欣賞有才的人,何況小郎中出口成章,又有憐憫之心,實在令人喜歡。
“陛下駕臨在此,朝堂之上豈容刀光劍影……”秦將軍連忙說道,自己的寶貝兒子萬一有什么閃失,還沒說完,突然看見劉公公眼睛一瞇,輕輕的搖了搖頭,心里登時咯噔一下,連忙改口,“雖然刀光劍影……可是高手如林,陛下英姿勃發,又有慕容將軍侍立在旁,大殿之上各位英雄,濟濟一堂,哪個不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他臨到半途改變話意,倒也顯出一番急智,可惜北燕正使正生著悶氣,好不容易見到一個唱反調的,正在高興,突然不明白這人怎么倒開了竅,心中很是失望,冷哼一聲。
“眾位大人的建議甚合朕意,小郎中提的也不錯。”小皇帝抬眼瞟了南宮羽一眼,“這樣吧?就由小郎中講一下比賽規則。”
眾臣面面相覷,都在對方眼神里看見一絲疑慮?讓一個沒有官職的小郎中,太隨便了吧?
大秦正使和北燕正使腦子同時想到了一個詞-內定,那還比個屁?
其余眾人更是面色各異,帝王心,海底針,這是用的什么招數?
秦將軍更是暗道好險,不由求助的將目光投向劉公公,后者也正琢磨著小皇帝諱莫如深,根本沒看見。
雖說是比試,但大家都是千辛萬苦弄來的入選資格,又當著陛下的面,誰也不愿意直接退了出去,風光沒成反而丟了丑,一時之間都把眼光聚焦到南宮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