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員都是讀書人,而崔學政、林知府這樣的人,又都是進士出身,素善詩詞,嘴巴叼得很,不是真正的好詩詞,入不了這些人的法眼。
這首詞眾人還沒回味結束,李博士又說道:“我這里也有一首詞,我覺得不下剛剛那首,甚至更佳。”
眾人來了興趣,“快讀來聽聽。”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李博士剛剛念完,就有人忍不住說道:“這首鷓鴣天,把牛郎織女稱作“斷腸仙”,還真是巧妙,貼切。”
也有人感嘆道:““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牛郎織女盼望一年,方可一夕相逢,七夕之夜縱然可以盡情歡樂,也抵擋不了三百六十四天的離別相思之苦,這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首詞入情入景,確實是一首難得的好詞。”
“與剛剛那一首相比如何?”
“嗯,我覺得不相伯仲。”
“我到是覺得更好一些。”
眾人議論紛紛,詩詞送到崔學政那里,崔學政看完后眼前就是一亮,然后不動聲色的將詩詞原稿卷好,在眾人驚奇的眼神中,往袖子里一塞。
林知府就坐在崔學政旁邊,看到他這個動作就是一愣,“崔兄,這是何意。”
崔學政根本沒有一點不好意思的樣子,大義凜然道,“呵呵,我覺的這首詞不錯,書法我很喜歡,所以準備留下,回去好好品鑒一番。”
剛剛看過這首詞的李通判,有些懊惱的說道:“我怎么就沒想到直接收起來呢,這首詞寫的好,但那幅書法卻是更佳,唉,讓崔兄搶先了。”
第一個看到這首詞的李博士也說道:“我剛剛看到這首詞的時候,也有過直接收入囊中的想法。”
崔善福看幾人失落的表情,得意的哈哈大笑起來。
文人的這點事情,不會有人認為是齷齪,只會當作是風雅。
“那這首詞,當如何評判。”林奇雖然疑惑,可也不好跟崔善福爭論這個,直接問他對這首詩的評判意見。
“優,必須是評優。”崔善福用無比肯定的語氣說道。
評判繼續。
不多時,有一首七言詩被挑出來,“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眾人評判,雖然不及剛剛那兩首詞,卻也寫的很好,可以評優。
這次共收了份詩詞,不過評優的,也只有這三首,其余另有36份詩文,被評為佳作,這些是可以登上二樓的。
評判結束,林奇吩咐:“當場宣讀三首優秀詩詞,請三位學子上三樓,另外三十六人可登上二樓。”
那些留在一樓的,也不是說沒有機會,照樣可以寫詩,只要寫的好,照樣可以投稿,在下一輪中登上二樓,甚至直上三樓都可以,只不過這樣的例子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