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單膝跪在自己面前的熊陶。
再看看床上滿眼希冀的熊平。
收還是不收?
這是問題嗎?當然要收了。
自己當初就有一個理想,收一群強力屬下,有人欺負自己,狗腿上,自己想欺負別人,狗腿上。現在出現兩個一看就是強力打手的角色愿意投效自己,哪有不收的道理。
“如果你們兄弟有心投效我,我自然愿意接納,以后你們跟著我,絕不會虧待了你們。你們在野外遇到強人這件事情,我回頭找人問問,總要解決了才好,不能躲避一輩子。”
“等打聽清楚,我親自帶你們去衙門,將事情說清楚以后才好安心,還有,對那死去的一家三口也算有個交代。”
熊陶熊平連連感謝,這件事情一直是壓在他們兄弟心頭的一塊大石,他們知道隱瞞并不是好方法,可心中又頗多顧忌不敢報官。現在有秦觀承諾解決,兩兄弟心中自然感激。
秦觀又想起一事,問道:“上次熊陶說,你們師傅叫周侗,能給我說說你們師傅的情況嗎。”
問這個,秦觀一半是出于好奇,另一半,是想要驗證一下心中的想法。
這個位面與自己時空的位面,是否有聯系或者說相似之處。
歷史上,大宋朝有一位武術名家叫周侗,師出少林,與包拯相識,進入軍營為軍官,后擔任京師御拳館教師,他的徒弟一個個都非常出名,盧俊義、林沖、武松、岳飛......。
熊家兩兄弟說他們師傅也叫周侗,這引起了秦觀的好奇。
就聽熊陶道:“我兄弟二人出身青州莊戶人家,在我十四歲的時候遇到我師傅,那時候我弟弟只有十一歲,那年我師傅六十多歲。
“師傅是從外鄉搬來的,落戶在我們村,我們村的里正對我師傅卻很是恭敬,我師傅也說過以前也曾經身處軍伍,不過師傅對之前的經歷從不細說。”
“師傅看到我們兄弟后,說他原本不想再收徒弟了,可是看我們兄弟倆的身子特別適合習武,如果只做一個農夫可惜了,就收我們兩兄弟為徒,教授了我們搏殺的武藝,還有騎馬長兵刃,甚至一些行軍打仗的知識。”
“就在前年,我們師傅仙去了,師傅臨終前告訴我們,以我們的本事,可以到外面闖闖,或許能有一番作為,可是哪成想,出來一年多卻一事無成,半路還遇到強人,要不是遇到少爺,我兄弟這條命肯定就交代在杭州了。”
周侗已經死了嗎!
秦觀有些可惜,而且老人的經歷,與他知道的那位武學大師也有很大出入,或許不是同一人吧。
秦觀給他們兄弟留下10貫錢花用,又留下一些消炎藥。
雖然熊平退燒,但依然需要服藥,秦觀又留下三天的藥,并吩咐道:“這些藥每次兩顆每天三次,估計有三天就差不多了。如果期間有什么事情,隨時去秦府找我。”
“等熊平好些能動了,就搬出這客棧去別院住,我讓二寶給你們安排。”
安排妥當,秦觀又去了別院繼續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