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撻野看著地圖眉頭緊皺,他已經接到情報,秦觀入住澤州城,他在鹿鳴山一代布置的防線,確實能夠堵住秦觀的路,鹿鳴山道路狹窄,想要通過必須從關隘這里通過,可是秦觀并不是只有這一條路可走,鹿鳴山只是通往渝州最近的道路而已。
蕭撻野對副將問道:“你說,如果他不走鹿鳴山怎么辦,我們的防御不是白做了嗎。”
副將道:“大帥,想要到達大定府,走渝州是最近的,除非他們從馬孟山穿過去,可如今大雪封山,根本無路可行,再有就是繞路到伊遜河,進入喀喇沁草原然后迂回到大定府,這一段路最少上千里路,而且現在到處是大雪,草原難行,相信秦觀不會那么傻去走那條路的。”
其實秦觀現在也在上愁這個問題。
一連三天大雪,不時就會下一會兒,雪越來越厚,根本就沒有辦法行軍,秦觀干脆就駐扎在這里,不走了。
秦觀這邊因為天氣和道路,陷入僵局,而在趙國境內,兩場大戰卻同時開始了。
揚州一線,耶律重信派出重兵,開始對曹彬的守軍發起了猛攻,趙軍全力阻擊,在楚州與揚州邊境,雙方展開了好幾場慘烈的大戰,趙軍總體來說勝少敗多。
耶律重信道:“如今趙軍已經疲憊,我準備全軍出擊,三路合圍,今日一舉將趙軍拿下。”
眾將領命而去。
遼國十幾萬大軍發動總攻聲勢浩大,整個戰場綿延十幾里,處處是廝殺的聲音,兩國將士流的血,將土地都染紅了。
飛狐嶺上,一只遼軍圍住一只趙國殘軍,大將賀斯舉著大刀,指著前面一個已經血染鎧甲的將領,說道:“呼延盛,我主仁明英武,統一天下,何不速速投降以圖富貴。”
呼延盛面色冷峻,怒斥道:“狗屁的仁明英武,遼國無故侵入我趙境,殺我百姓,想要我呼延盛屈膝,先問過我手中槍答不答應。”
“你們如今沒有一點還手之力,何必執迷不悟,不日我大軍定將攻破趙國都城金陵,活捉你們的皇帝,到時候你們一樣要跪在我大遼腳下。”賀斯說道。
呼延盛氣勢不減,大聲說道:“鎮遠大將軍秦觀,如今率兵四萬就在遼國境內,不是照樣將你們殺得人仰馬翻,沒準現在已經捉了遼國皇帝。”
賀斯大怒,大吼一聲:“執迷不悟,殺。”
呼延盛比他聲音還大,“殺!”一聲爆喝,隨即帶著僅剩的幾十騎沖向圍過來的遼國騎兵。
奮勇殺敵,血灑疆場。
而在鄭州,同樣一場大戰正在展開。
蕭楚材率十二萬遼軍,攻打李繼隆的十五萬守軍,這一戰同樣打的十分慘烈。
兩日后,李繼隆大敗,十五萬大軍損失近半,只帶著七八萬殘軍,退守穎昌府。
耶律重信與曹彬的大戰,最終以曹彬兵敗告終,二十五萬禁軍只剩下十八萬人,退守揚州城。
同時在滁州,遼國人抓了上萬船夫和工匠,全力打造修復船只,以圖組成一只艦隊,打過長江去。
國內戰況急轉直下,讓趙國人人擔心。
金陵城岌岌可危,人心惶惶,已經有人開始舉家往南邊跑了。
這時很多人都在議論,不知道秦大將軍何時能夠攻破遼國,解國內之危局。
此刻趙國皇帝也是如此,正所謂聞鼙鼓而思良將,皇帝現在非常想念秦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