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瞬而過,
一個月后,
整個燕云十六州的遼人遷徙已經差不多了,燕云十六州徹底歸屬到秦觀手中,時間已經進入五月,秦觀覺得是時候出發了。
秦觀要帶著韓玉卿回京城金陵,韓玉卿要接受公主的冊封,而秦觀也另有封賞。
秦觀這次只帶了200親衛,其他人一律留在燕云十六州。
原本秦觀還想回雄州看一看,不過最后否決了這個想法,燕京城距離雄州有七八百里路,這相當于繞了一個大圈,他決定直接到靈州,然后登船走京杭大運河直達金陵,這是最快也最省力的一條路了。
車隊來到涿州,秦觀忍不住停下來,準備去看看那些地瓜土豆西紅柿如今如何了。
如今這里可謂層層把守,比燕京城秦觀的大帥府守護的還要嚴密,當秦觀看到一片綠色的時候,露出了笑意。
終于生根發芽了。
而這里以后收獲的,將是整個華夏的希望。
一個老農給秦觀講解道:“大帥,所有的作物都發芽了,您看,這就是您說的玉米,已經一卡高了。”
“我們還專門留出育秧地,像土豆、地瓜、玉米、辣椒、西紅柿這些,我們都是先做育苗,然后在移栽的。”
“地里都施了底肥,保證不缺水,就是種子太少,每樣只能種十幾畝地。”
秦觀心情很舒暢,笑著說道:“等明年就好了,只要有種子,總會繁衍開的,你們一定要認真觀察這些作物的習性,還有如何種植最適合他們,將經驗記錄下來,等經驗成熟后,我會將這些作物對著全華夏開放。”
這些農民聽秦觀如此說,忽然有人跪了下來,接著一個兩個,在這里的幾十個都跪了下來。
“大帥為民著想,功德無量。”
“大帥功德無量。”
農民最希望什么,就是地里能有更高的產出,能夠吃上飽飯,不為餓肚子發愁,為此他們每日艱辛勞作,將土地打理的仔仔細細,就算有一塊土坷垃,都要拿起來用手細細的碾碎。
當他們知道秦觀有這種高產作物的時候,真的驚呆了。
不過他們被嚴密監控起來,想來這位大人是想著用這種作物發財的。
種出來,然后高價賣出去。
可是現在秦觀卻說,以后要將這些高產作物散發出去,讓每一家每一戶農民都能得到這些種子。
如果真的收獲那么大,那以后就真的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這對天下百姓來說,真的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秦觀離開涿州,第一站抵達清州,原來這里是保定軍的大本營,不過上次遼國人攻打過來,瞬間就將整個防御線沖垮,保定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秦觀一路車隊抵達通關隘口通報后,守邊將領立刻上前,看清秦觀的面貌后,雙手抱拳語帶激動的說道:“末將見過鎮國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