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的,夠意思。
也不愧我消耗了這么多腦細胞。
至于說推辭,秦觀沒想過。
秦觀出列對皇帝躬身行禮,朗聲說道:“謝陛下賞賜,臣必不負皇恩。”接過圣旨,這一刻,秦觀就成為了大趙國最頂尖的貴族,燕王。
而且坐擁十九州,手握兵權,用權勢滔天來形容絕不為過。
朝會散了,
剛走出金殿,一些官員就紛紛上前對秦觀行禮問候恭喜,更有秦彰的熟人,上去恭喜秦彰,這一刻秦家父子成了中心。
這時有太監過來,對秦觀行禮后說道:“陛下叫燕王殿下去御花園敘話。”
“好的。”秦觀點頭。
小太監引領著秦觀來到御花園,皇帝已經換了一身月白色的錦袍便服,站在池塘邊,將一塊塊面餅丟入池塘喂錦鯉。
“陛下,臣來了。”秦觀對著皇帝行禮。
皇帝將手中的食物全部丟下去,引得錦鯉一陣爭搶,皇帝轉身笑著對秦觀道:“這幾日,朕一直在考慮今后的問題,如何更好的修煉,終于讓朕想到一個方法。”
“以后,朕要潛心積攢功德,所以你來幫朕處理好邊疆事務,讓朕可以專心致志處理朝政、治理國家。”
“而你是法力修行,正好用來做外功,朕是功德修行,你我君臣分工合作,豈不美哉。”
秦觀一愣,原來你想了幾天就想到了這些。
好吧,我服了!
秦觀趕緊說道:“多謝陛下信任,臣銘感五內,有臣鎮守邊疆,必保我大趙安如泰山。”
皇帝笑著點點頭,“我知道邊境事務很多,五天后,你就出發去燕京吧。”
“陛下,臣回去后,一定盡快將丹藥煉制出來,保我皇身體康健。”秦觀道。
皇帝笑的很開心,或許他一直在等秦觀這句話。
出了皇宮,秦觀心情舒暢。
有種引頸高歌的沖動。
回到家,秦觀叫著父親秦彰和大哥秦蔚進書房商議,秦彰決定辭官,整個秦家都搬遷到燕京城去,也好幫著秦觀打理封地的事務。
第二天秦彰遞交辭表。
對于秦彰辭官,皇帝當即同意了,不過卻改封了二品散官銜,算是一種賞賜吧。
緊接著,
皇帝再次下旨,將之前和談使節團留下來幫助秦觀打理燕云十六州的那些官員,全部留在秦觀封地,供秦觀使用,所有人官升一階轉入地方,以后聽候秦觀調遣。
又安排了一名工部的侍郎帶隊,跟隨秦觀前往涿州,查看那些高產作物的情況。
對那些作物,皇帝非常上心,因為真如秦觀所說,這些作物能夠有這么高的產量,而且適合旱田,到時候將這些作物廣種天下,那大趙國就真的可以做到豐衣足食了。
這絕對是一件大功德的事情。
五日后,秦觀再次進宮,拜別皇帝。
金陵碼頭,無數大趙官員前來相送,秦觀秦彰對前來送行的人拱手告別,秦家眾人包括家丁仆役,還有秦觀的護衛,一共三百多人,登上幾條大船,從金陵碼頭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