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流云飛瀑。
一曲琴音裊裊婷婷,飄向遠方。
山巔一處平臺之上,安放著一張小幾,上面擺放青瓷茶具,茶杯升起淡淡水汽,帶著一縷清香。
紫蘇撫琴,不時看看帥氣文雅的公子秦觀。
秦觀坐在蒲團之上,看著半隱在云靄之間的蜀山眾峰,他在磨煉自己的心性,感受自然,讓心境變得淡然。
不過究竟是感受還是享受,誰又能分得清楚呢。
忽然,秦觀從空間拿出文房四寶,癱在桌上,這次他不準備寫字,而是想學習一下畫畫。
他不懂畫畫,以前也從來沒有學習過,但突然之間他很想將眼前看到的美麗場景畫下來,所以就開始了。
眼前的一切在秦觀眼前好似定格,秦觀拿起筆開始畫起來,他書法大成控筆由心,自然不可能畫的亂七八糟,刷刷刷,很快一幅畫在秦觀筆下生成。
秦觀放下筆,嘆了一口氣,把畫紙揉成一個團,丟到山下,嘴里嘀咕了一句:“什么玩意。”
不會就是不會,裝逼也沒用。
旁邊琴音一亂,秦觀看過去,發現紫蘇在掩嘴偷笑。
“公子,山下就有教習書畫的師兄,你可以到那里去學習,如果花靈石的話,可以請到專職教學。”紫蘇說道。
“那還等什么,咱們下山去。”秦觀牽著紫蘇的手,兩人跑下了玉景山。
三個月時間,秦觀學習了很多技法,加上他本身就是書法高手,對毛筆運用很是嫻熟,此時秦觀的繪畫已經有所小成,可以做到畫什么像什么。
那位教授秦觀的師兄說:“師弟,你的技藝不用在練了,現在你的畫缺的是生命。”
“生命?”秦觀不解。
“這是繪畫的第二個境界,就是讓人看到你的畫后,并不覺得他是死物,是一張簡單的畫像,而應該是一個世界,一個活生生的世界。”這位師兄說道。
“那師兄你達到了嗎?”秦觀問道。
“勉強達到了,今天是最后一堂課,我現在當場畫一幅畫給你看,希望對你領悟有所幫助。”這位師兄說完,提筆畫了一幅簡單的山水畫。
只是簡單幾筆,勾勾連連,遠山近水就表現出來了,一個女子在水邊洗衣服,一件衣服不小心被溪水沖走,女子伸手去抓,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確實,這幅畫確實是活的,山是活的水是活的,人也是活的,師兄放下筆,說道:“師弟,繪畫一道博大精深,雖然師兄進入第二境,但是只是剛剛入門,上面還有第三境需要攀登,所以,努力吧。”
“第三境是什么樣的境界。”秦觀好奇問道。
“第三境就是畫出自己的感情,畫出自己的體悟,畫出自己的心。”
秦觀感嘆,看來自己還需要學習很多。
這位師兄走了,帶著秦觀給的紅包喜滋滋的走了。
留下秦觀一個人沉思。
隨后的日子,秦觀除了圓潤真氣,修煉御劍術,剩余的時間大多用來練習畫畫,山水,花鳥,仕女,無一不畫,筆鋒過后惟妙惟肖,可是秦觀始終找不到攀上繪畫第二層的路。
秦觀還把后世一些繪畫知識拿來運用,什么立體的、幾何的,表現派等等等等,希望從中找出關竅,后來發現技巧只是技巧,和心境沒有多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