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道:“微臣在世時,曾為茲州令,后任禮部侍郎,姓崔名鈺。今在陰司,受任酆都都掌案判官。方在森羅殿得知陛下到此,連忙前來迎駕。”
李世民聞言大喜,連忙上前攙扶。
“崔卿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有崔卿在此,朕無憂矣……”
朝中有人好辦事,地府有人更開心。相對于龍鱗里的所謂真龍,李世民感覺崔鈺要靠譜的多。尤其在崔鈺表示與魏征熟識后,李世民臉上的笑意更是止也止不住。
看李世民那高興的樣子,敖辰心中卻多了幾分警惕。
剛還想著沒有人接,沒想到崔鈺還是來了。
從各種傳說來看,崔鈺絕對陽間派去地府的間諜。幫唐太宗改過陽壽,給唐玄宗托過夢,和魏征更是有八拜之交。
但敖辰不敢太相信這位府君,魏征想要寫信求助都被他給攔住。
不是不信任崔鈺,而是介于袁守誠那老陰貨的背景,怕他和魏征一樣被利用。
看君臣二人怡樂融融,敖辰也沒煞風景。只在逆鱗中默默觀望,且看會有什么變化。
只聽崔鈺道:“陛下,微臣尚未查看生死簿,不知您陽壽幾何。但我大唐正值鼎盛,當不該在此時勾魂君王。您暫且寬心,先隨我去見閻君。微臣定當竭盡所能,送您還陽再登大寶。”
李世民更是激動:“一切有勞崔卿了。”
“陛下這邊走。”崔鈺在前引路。
李世民低頭看了眼胸前,略微遲疑了下。沒有說出逆鱗之事,快步跟了上去。
……
太宗皇帝踏實了很多,另外一位卻有點慌。
“大師,我確定自己沒有花眼,真看到一條青龍……”
長安外荒郊,鬼門關已經消失。但袁守誠與兩個和尚并未離開,依然在站在那里交談。
“道長……”老和尚一臉無奈,小和尚更是面露鄙夷。
他們本來是要走的,但是袁守誠沒讓。非說自己看到一條龍,和李世民一起進了鬼門關。
老和尚道:“李世民是真龍轉生,入鬼門龍魂顯靈亦屬正常。”
袁守誠搖頭道:“李世民的龍魂我知道,乃是黃龍之魂。可方才所觀,卻是一條青龍。”
“即便道長所言是真,現在我們也做不了什么。”老和尚又道:“陰間另有法則乾坤,神佛亦不可違。貧僧貿然前往,只怕有諸多不便。”
小和尚更忍不住道:“天庭掌管陰曹地府,亦不會派駐仙人。上至十殿閻君,下至陰差小鬼,無一不是從人間選任。道長對個中內情,應該極為了解才是。”
“貧道并沒有兩位入陰司的意思,只是讓兩位幫忙傳個話。”袁守誠很不喜歡小和尚的態度,但還是委婉道:“眾仙諸佛皆不可輕入陰司,但地藏菩薩卻是例外。或許……”
“道長慎言。”老和尚難得露出生氣的表情。
“地藏菩薩立大宏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雖可久居陰司超度眾生,但亦背負因果業力。即便佛祖也不會去打攪,道長又怎可這樣的心思。”
小和尚開口更是毫不客氣。“捕風捉影之事,便要勞煩地藏菩薩,道長未免太過小題大做。難不成天庭在地府之中,并無任何準備?”
袁守誠終于壓不住火氣,怒道:“地府雖然早已安排妥當,但并無金仙鎮守力量有限。如果真被一條真龍闖入,只怕比五百年前那只猴子還麻煩。”
小和尚張口就想懟回去,但被老和尚抬手阻止。
“道長心思縝密,是貧僧考慮不周。”老和尚語不想和袁守誠撕破臉,緩和了下語氣。:“貧僧雖然入不得地府,卻粗通水鏡之術。道長可隨老衲一同觀之,如果陰間確實有變……”
“不必了,大師酌情處置便好。”袁守誠黑著臉:“貧道能做的事情已經做完,出狀況也是鞭長莫及。兩位好自為之吧,莫忘取經終歸是佛門之事。”
袁守誠也不等老和尚回話,說完徑直轉身離去。
望著袁守誠遠去,小和尚很是不悅。“師父,這人到底是誰?即便是金仙化身,也不值得您這般禮遇。”
老和尚沒有直接回答,只道:“袁道長盡心盡力,這份人情還是要領的。”
“這算什么人情。”小和尚不屑道:“還不是想借機撈取好處,否則又怎會這么上心。”
老和尚不置可否,嘆道:“但他有句話是對的,這終歸是佛門之事。如果真出了問題,最頭痛的可不是天庭。”
小和尚聽出了什么,不確定道:“師父,只因為一個猜測,難道真要勞動地藏師叔?”
“看看再說吧。”
老和尚沒有作答,小和尚也沒有再問。
兩個人都非常清楚,若真要勞動那一位出手,無論是真龍還是石猴,都是妥妥的殺雞用牛刀。
但敖辰要是知道,肯定會表達下異議。
因為那不是牛刀,而是四十米長的大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