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自然不會再去東海,停在那里想了一會,便掉轉云頭回去見唐僧。
…………
乘云回去后落在地上,見三藏還留在原處。
悟空道:“師父!怎么不走路?還在此做甚?”
三藏抬頭道:“你往那里去來?教我行又不敢行,動又不敢動,只管在此等你。”
悟空笑道:“我心憂師父,故此即回。”
三藏抱怨道:“我略略的言語重了些兒,你就怪我,使個性子丟了我去。無人理會,只管在此忍餓。”
悟空道:“師父,你若餓了,我便去與你化些齋吃。”
三藏道:“不用化齋。我那包袱里,還有些干糧,你去拿缽盂尋些水來,等我吃些兒走路罷。”
悟空去解開包袱,在那包裹中間見有幾個粗面燒餅,拿出來遞與三藏。又見光艷艷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
三藏佯裝吃著燒餅,眼神不住的往悟空這邊瞟。悟空早已有了提防,看的也十分真切。
拎衣衫看看,又捏了捏花帽,悟空眼中隱露寒意。
“那龍還真是沒有誑我,果有箍在這等著老孫。菩薩算計也倒罷了,老和尚竟也這般的沒有良心。”
悟空憤恨惱怒之下,幾欲掏出鐵棒打殺了和尚。
但想到其他的一些事情,悟空又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
“這衣帽是東土帶來的?”悟空回身問。
三藏順口兒答道:“是我小時穿戴的。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悟空做喜悅狀:“好師父,送與我穿戴了罷。”
三藏道:“只怕長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罷。”
悟空遂脫下舊白布直裰,將綿布直裰穿上,大小剛好合身。
之后又拿起帽子,在頭上比量了一下。
三藏拿著干糧卻不吃,緊張著偷望。
更有另外兩雙眼睛,觀望著師徒二人所在之處。
一雙眼睛在云端之上,佛光善目滿懷期待。
一雙眼睛在林間草叢,燈籠龍瞳玩味狡詐。
猴子比劃了好幾下,都不見敖辰出來,不由得心頭惱怒。
“這死泥鰍,怎地還不出來。莫不是真的溜了,想看老孫的笑話吧。”
就在悟空幾乎要忍不住,直接把帽子甩開的時候,一陣惡風突然憑空掀起。
一道粗長的身影,從林中猛的撲將出來。
“呀,妖怪!”
悟空一聲大叫,甩了花帽掏出鐵棒,護在三藏身前。
“師父小心……我去……甚么東西?”
悟空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在敖辰出來之后,還是被嚇了一大跳。
足有二十余丈,又肥又長,疙疙瘩瘩,滿身的褶皺。眼睛隱在皮皺之內,不大的血口和身體完全不成比例。
好一條辣眼睛的大怪蟒。
……
《大唐西域記》,卷十三。
玄奘法師遇賊,幸有猴救。法師贈幼時衣帽,金箍頭飾。猴覺美,意氣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