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起杉的詢問,姜洋不著痕跡地笑了一下:【自己總算變成了頭!】
若是這里面真的是隕銅,他豈能放過。
一念及此,姜洋堅決地說道:“進!青銅門的機關就在兩個石龍的舌頭上,同時壓下便可以打開青銅門,一刻鐘后自動關閉,若是強行費力推開,這青銅門就會報廢掉。”
張起杉和張日杉聽完了話,便行動起來,同時按下石龍的蛇頭,青銅門便緩緩地向內打開。
“竟然又是如此精密的機關,姜爺真是好眼力。”二樂鴻由衷地贊揚一聲,他心里很好奇姜洋是怎么發現的。
“未免它等下自動關閉,要用東西壓住石龍舌頭。因為在里面不一定能夠打開,畢竟這里是死門,一旦自動關門,可能就是徹底關死,從里面無法打開。”姜洋取出兩個空水瓶,一把塞入石龍口中壓住它的蛇頭。
“得虧你想得這么周到,佩服佩服!”齊算命也接著拍了一記馬屁。
眾人一起走進青銅門之后的石室里,只見這里布置奇特,周圍高高低低的方形大石磚,中間是一個圓臺,四根大柱子齊整立于四方。
圓臺正中間是一塊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滿了隸書文字。
除此之外,姜洋還看到墻角堆滿了陶罐和青銅器,他走過去二話不說便把青銅器拿起,直接就讓系統回收。
一件又一件……
張起杉等人看了之后,想要說什么卻說不口。
實在是他們欠下姜洋的太多了,不好意思出聲阻攔姜洋,而且那些也不過是一些價值不大的青銅器罷了。
沒幾下功夫,姜洋便把有價值的青銅器全部系統回收,至于那些不值錢的陶罐,一概不理。
可就算如此,他也收獲了將近兩千超能積分,算是小小的收獲。
“青烏子!”看到石碑上的內容后,二樂鴻一聲驚叫。
齊算命聽聞也是一驚,轉身過去在那大石碑上認真地看起來。
他看完那石碑上面的墓志銘后,忽然就地雙膝而跪,并且磕起頭來,一邊叩著頭一邊還念念有詞。
張副官看到齊算命這番動作問道:“這到底是什么人啊,竟能讓八爺磕頭九拜?”
姜洋走過來看了一眼就說道:“這是《青烏經》。《青烏經》的編著人是青烏子,又名青衣烏公,傳說是黃帝時期的人物。《軒轅本經》里稱:黃帝始劃野分州,有青烏子善相地理,帝問之以制經。”
“想不到姜爺對他也有所認識,可之前不是說這里是南北朝的古墓嗎?怎么又扯到皇帝時期啦?”二樂鴻疑惑地問道。
一般學習青烏之術的人,絕對不會對青烏子陌生,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更有很多關于青烏子的記載。
姜洋看見眾人都好奇地看著他,他接著說:“又有記載說青烏子是商周時期的人,古代壽星彭祖的弟子,博學多才和著述豐富。傳說這青烏子后來創立了風水之術,認為祖先墳墓位置的選擇會影響子孫后代的命運。因此,青烏子被認為是天朝第一個風水先生,風水堪輿行中的人都把青烏公奉為祖師,而堪輿術也由此稱作‘青烏之術’。”
“這個青烏子逝世之后,后輩子孫又能者繼承其業,將風水術發揚光大,便搬用了青烏子之名,從此‘青烏子’便成了風水術絕巔第一人的稱號。”
“此墓若是南北朝的,那這墓主應該就是南北朝時期獲得‘青烏子’名號的風水宗師。”
“石碑上面著有墓銘志: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察以眼界,會以情性,若能悟此,天下橫行。”
“碑文葬經有述:葬不斬草,名曰盜葬;葬近祖墳,殃及子孫;一墳榮盛,十墳孤貧;所以說人死后埋葬一定要選個好的風水地,不能和胡亂葬在一起,不然會禍及子孫。”
“姜爺真是見識多廣,老八我非常佩服。這青烏子確實是我最尊崇的偶像,今天我們因緣巧合,有幸能走進他的大墓,實在是榮幸萬分。”齊算命也笑著對姜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