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帶著花鈴兒在宮殿周圍走了一圈,除了后山的山泉泉眼有些驚奇之外,并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的地方。
山洞、墓道等之類的都沒有一點痕跡。
“我現在已經肯定,這獻王主墓室的入口不在這山上。”姜洋非常堅決地肯定著。
“那怎么辦?這山那么大,山頂沒有,山腰山腳都要尋找嗎?”花鈴兒撇了一下嘴,只有他們兩個人去搜山,那得要搜到什么時候啊?
“先休息吧,等到夜晚再說。”姜洋算了一下將要夕陽西下的時辰,這尋找陰宅的事情,還是要晚上進行才應景,白天找不到,說不定夜晚會找到。
等啊等,太陽慢慢地沉入西邊的地平線,天色也漸漸昏暗了下來。
就在這時候,兩人本以為會看到夕陽之后美麗的晚霞,卻發現天邊出現了奇異的景觀。
只見山際那片仍有余光的天空中,驟然彌漫出厚重的黑云,宛如一條騰空翱翔的黑龍;又像懸掛于天邊的黑色天河,逐漸與背光的山體連為一體,形成一幅密切關聯的景象。
“這種天象在古風水中不是好兆頭。”姜洋輕聲地說道。
“怎么說?”花鈴兒好奇地問道。
“這種天象被稱之為黑豬過天河;古籍記載,黑豬過河必有尸妖作祟,是以尸氣沖天,遮蔽星月。”姜洋解釋道,能有這樣的尸氣異象,那尸妖必定不凡,很大的可能就是那獻王老兒。
花鈴兒不懂風水,但是聽自己師哥所說,必然有其事,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些憂慮的煩惱。
“咦,水龍暈奇觀再次顯像了。”姜洋看到山谷之中的水霧再次彌漫,其中還有一縷縷的氣霧飄上天空,與天上那黑云連接起來。
他好奇地走到懸崖邊上,往山谷下面看去。
山谷下氣霧慢慢地變得濃郁,霞光竟然還能夠進行折射照映,五顏六色的光暈颯是好看,并且像是一條游龍在云海中翻騰雀躍似的。
“原來如此!”姜洋大喜地說道。
原來水龍暈的核心不是在“暈”上面,而是在“水”上面。
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發現什么了?”花鈴兒被美麗景觀吸引,聽到姜洋的聲音才清醒過來。
“我猜那獻王墓入口是在山谷地下的水潭里。”姜洋高興地說道。
“那我們下山去吧。”花鈴兒也有些喜悅,畢竟找到了獻王墓。
姜洋點了一下,便和花鈴兒從棧道口走下去。
下墓倒斗,在夜晚或者白天區別并不大,姜洋和花鈴兒早已經習以為常。
走啊走,差不多走回到葫蘆山窟的出口,都沒發現下山谷的路。
姜洋不得不思考起來,帶著花鈴兒再往回走一遍,最后才決定嘗試一下,讓花鈴兒用繩索放他下棧道。
結果,他還真的在棧道下面發現向下的石梯。
“在這里做個記號!”姜洋使用玄鐵匕首在石壁上面做了個記號,免得嗻咕哨他們意外尋來而走錯。
做完記號,兩人便從石梯下到山谷。
因為云霧的原因,山谷非常漆黑。
他們不得不打著手電筒摸索前進。
在水潭邊緣,擺放了不少水缸一樣的物件,那水缸外面雕刻著奇怪的花紋或者圖像,蓋子上面有幾個大字,其中一個是“梼”字。
“這些是什么?”花鈴兒不明所以地問道。
姜洋認真地看了其中一個,然后皺著眉頭解釋道:“這是缸棺,是石頭做成的,內中空儲放尸體,應該是獻王老兒用來養痋的。”
說起這個缸棺,與古代的一種甕棺葬相關聯,算是古人的一種埋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