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支隊一臉的糾結,“別提了,昨天這個案子,被一個記者給散播到網絡上了。
配著火場和救援的照片,什么救援不利,組織不合理,警察不作為,還有老舊小區的煤氣管理混亂,希望政府給個說法。
這樣一來網上炸了鍋,尤其是居住在東城區一些筒子樓的居民,還去政府靜坐了,說是他們的房子年久失修,希望政府給維護。”
周海一臉茫然,這個彎兒拐的有些急,一下子有些不大理解,捋順了半天才算明白其中的玄妙之處。
“這么扯?
這簡直是借題發揮。”
“沒辦法這就是網絡的力量,無論真假,影響已經發生了。
現在很多人都是,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看到某某事件,無論是真是假,先一頓抨擊,然后四處轉發散播,其實事件的真假,對于這些人已經沒有什么意義,只是給他們茶余飯后增加一份談資。”
越說越是氣憤,用力按了兩聲喇叭。
“局里限期破案了?”
黃支隊點點頭,將一個檔案袋丟給周海。
“對!
只有三天時間,你先看看吧!
這是今天周邊調查的匯總。”
周海打開一看,原來是這一家的資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是豐富多彩。
女性死者叫徐彩玉,35歲,陽海人。
徐彩玉如今已經是三婚,因此家中成員比較復雜,女兒是同第一任丈夫生的,不過孩子還沒出生,男人海難死了。
出事的船是借錢買的,因此欠下大筆的外債。
為了活下去,她嫁給丈夫的瘸子弟弟,好歹算是將孩子生下來,二人開始努力生活,外債也還的差不多后此時有了老二。
可好景不長,孩子剛剛一歲,瘸子弟弟由于常年勞累,患重病不治而亡。
村中流言四起,說她命硬接連克死兩任丈夫,如此一來村里的債主上門,無奈徐彩玉賣了房子和家產還上欠債,帶著兩個娃離開陽海老家,來東南市打工。
沒文化,也沒技能,帶著兩個孩子打兩份工,每天從早忙到晚,除去房租吃食毫無所剩,讓她的生活愈發艱辛。
無奈只能再嫁,這次嫁了一個死了老婆的男人,每天他們家打罵聲不斷,為了兩個孩子她只能忍耐。
這個男人名叫趙寶貴,現年50歲,無子女。
原本是個游手好閑之人,因打架傷人曾入獄三年,出來后老婆死了,認識了徐彩玉二人搭伙過日子,鄰居反應他脾氣極為暴躁,對徐彩玉經常打罵,日子就這樣推著過著。
周海越看越是疑惑,這樣的一個家徒四壁日子艱辛的人家,有什么仇人?
還是趙寶貴之前的仇人,為了報復縱火殺人?
“這些資料,是從死者鄰居處調查來的結果?”
“徐彩玉家樓下,一個居委會大媽說了一些情況,剩下的是根據戶籍信息,讓陽海當地村鎮的派出所幫著協查的。
那個大媽說,他們家動靜大,趙寶貴脾氣臭,每天半夜大吼大叫摔東西,鄰居怕惹了這貨沒人敢出頭,不過昨天卻沒聽到什么動靜。”
周海瞇起眼睛,“一般他什么時間摔東西嚷嚷?”
“這個我還真問了,每天九十點鐘就要來一盤,說是晚上一般要喝兩口,慢了、涼了、沒菜了都是嚷嚷的各種理由。”
“……”
這樣的理由,真的讓人無語,徐彩玉的遭遇值得同情,同時也讓人覺得卑微,靠著一次次出嫁為兒女掙得吃食,這日子讓她活得夠窩囊的,不過作為一個沒讀過什么書的農村婦女,養著兩個孩子確實不容易。
人死為大,周海長吁了一口氣,不再多想,因為車子已經停在了一附院,二人快步來到燒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