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八支隊伍研究對手的時間并不算多。
紅米也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開門見山就開始講話。
“在研究FNC的弱點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對方是一支什么樣的隊伍。”
他直接列出了數據。
“LCS.EU的夏季賽就不列入考察范圍了,畢竟版本還是有不小的變化,咱們看下FNC小組賽的表現,”紅米用激光筆在幕布上比劃著,“前十五分鐘,他們的中野親和率非常高,足足有21%,而下路的親和率最低,只有7%,上路稍高一點,但也不到10%。”
“顯然,FNC是一支依靠中野來打前期節奏的隊伍,打野broxah幾乎不會去下路主動發起Gank,他的戰術思想非常明確,那就是幫caps打開局面。”
小帽如今是FNC的大爹級選手,況且當前版本的中單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有打野會不幫自家的絕對核心?
“而在中期,FNC喜歡把海里桑解放出來不停游走……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解放方式稍顯被動,不是打野來下推塔之后順勢幫輔助脫離線上,而是等轉線之后,輔助放養歐成去其他地方游走支援。”
“此時,FNC的節奏就轉換成了野輔聯動,兩個開團點在野區布置視野,給雙C創造發育空間。”
紅米滔滔不絕繼續往下說,“另外,FNC的兩名上單對線都偏穩健,區別在于中期,soaz習慣玩藍領英雄跟著團隊其他人一起行動,不過他的上場次數并不多;首發bwipo則喜歡獨自一人跑去帶線,使用的也多半是適合進行單帶的角色。”
“總體的戰術風格也更加偏向運營,”他在這里加重了語氣,想要引起隊伍其他人的注意,“他們并不像IG那樣喜好前期打架對拼,而是習慣用轉線思路與眼位布控拖到中后期,等歐成與caps這對雙C接管比賽。”
“這種體系如果想要找一個相似的隊伍作為模板的話……”
林燃舉手,“我覺得有點像曾經的SKT。”
上單喜歡帶線,打野住中路幫大爹,下路對線期平穩過渡,等中期輔助游走去搞聯動,讓ADC獨自一人混線發育追等級。
再加上打法偏后期,等雙C來掌控團戰,聽起來就和S5S6那兩年的SKT有不少相似之處。
紅米聽完姜成盧的翻譯,給予林燃肯定的答復,“沒錯,他們確實和之前的SKT有點像,只是還存在不小的缺陷。”
“首先是個人實力,他們各個位置距離巔峰SKT都有一定差距,這點各位應該深有體會,也不用我再去過多解釋。”
幾名隊員連連點頭。
他們在S6世界賽與SKT交過手,那種壓迫感只能用夸張來形容。
目前的這支FNC,顯然不具備那種頂尖的個人能力,幾個位置都能算得上一流,可還算不上最頂尖。
“第二個點,也是我們今天開會的關鍵……英雄池。”
紅米給出了一張圖表。
上面注明了歐成在小組賽使用過的英雄。
一共三個。
希維爾、小炮和燼。
“其中燼是目前的版本大熱,僅次于寒冰的頂級工具人,另外兩個角色,卻只有歐成一個人在用。”紅米解釋起來,“如果說希維爾的R【狩獵】勉強還算對團隊有那么一點幫助,那小炮呢?”
“而他的三個常用英雄具有共同的特點——清線速度特別快。”
“這幾個角色都能利用清線速度,在中期快速刷錢補足自身經濟,而且在防守時也效果不俗,這和他以及FNC的打法也非常契合,特別是小炮與希維爾這種三件套才能發力的ADC,更是對隊伍的運營能力要求極高,否則以目前的版本節奏,這種射手根本拖不到裝備成型。”紅米如此說道。
歐成身為老一輩ADC,有個通病就是刷。
我先把經濟吃了,能不能carry起來那就隨緣了。
不過他和烏茲的最大差距是在線上。
Uzi屬于對線兇猛型,本身壓制力就已經很強了,還動不動就搖個人過來幫忙,徹底把對方下路打穿。
歐成則是對線隱身,很多時候觀眾就感覺沒有這么個人,只有打團才能發覺他的存在。
而希維爾和小炮都屬于那種中后期團戰作用相當大的射手,前者范圍傷害高,W【彈射】制造范圍輸出的能力十分可觀;后者具有射程優勢,可以在遠處偷傷害。
“歐成和FNC的體系相輔相成,自身強大的發育能力以及團戰輸出站位,讓他可以駕馭這些后期核心射手;而也正因為有歐成這個輸出保障,FNC才會選擇拖后期等雙C帶動團戰勝利的戰術體系。”紅米做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