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做是我的話,范悠會堂堂正正的和我的敵人開誠布公,所謂正所謂一力降十會,我有著足夠強大的力量,手下能人輩出。”
“若是想要儲君之位,必定會以軍功!文才而得之,絕對不會以擊敗當前的儲君為目的。”
“他們兩個從始至終都沒有搞清楚,自己的敵人到底是誰,不是對方,而是齊國!”
“試問陛下,如果次次武道大會的想法,是太子提出來的,您會如何賞賜他?”
慶帝聽完范悠說說,默默的點了點頭,范悠說的不錯,兄弟之間的爭斗,終究只是小打小鬧,目光太過短淺!
正如范悠所說,如果李承乾一開始就想著,如何擊敗齊國,讓慶國真正的成為天下第一大國,就算李承乾能力不夠,慶帝也會想盡辦法為李承乾組建自己的班底。
可惜,李承乾并沒有想到這一點,李承乾的眼里面,從始至終只有一個敵人,老二李承澤。
同樣的,李承澤為了爭奪儲君之位,甚至不惜勾結慶國最大的敵人齊國!
這兩個人成不了儲君,將來更無法成為慶國的皇帝,他們只會帶領著慶國走向沒落。
慶帝:“你說的沒錯,朕也知道他們兩個私下的一些小動作,只是朕并沒有去管,也沒有在意。”
“兩兄弟之間的斗爭,只是小打小鬧而已,出不了什么大亂子。”
“但,和齊國合作,針對自己的兄弟,這不應該。”
“朕倒是小瞧你范悠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對為君之道,有著這樣的見解,著實不簡單。”
“唉!若是承乾和承澤兩人,有你一半的見解和能力,朕也不至于如此頭疼!”
“儲君之位,關乎我慶國百年大計!不容有失,哪怕有一定點不足,也要想辦法解決,否則將來必定會釀成大患。”
范悠無所謂的說道:“其實,也沒有那么嚴重,相比較北齊的小皇帝,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承澤,都不輸他。”
“若是將來二位殿下登基,與那齊國小皇帝交鋒的時候,未必會落到下風,可也僅僅只是這樣而已。”
“慶國若是想要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只是這樣是不夠的,下一位太子,必須要有陛下您這樣心性和謀略,缺一不可!”
說起北齊國小皇帝,慶帝這里的情報也不多,可聽范悠這么說,好像范悠很了解北齊小皇帝一樣。
慶帝:“范悠,朕聽你所言,你好像對北齊的小皇帝,知之甚詳啊。”
范悠:“那自然,這天底下最了解你的人,永遠都是你的敵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慶國想要戰勝北齊,必須要先對北齊有著足夠的了解,就好比那北齊的小皇帝戰豆豆,其人手段是有的,只是他現在面對的敵人,也并非我慶國,而是那垂簾聽政的太后。”
“北齊國的朝政,實在是不堪。”
“錦衣衛一手遮天,完全聽從太后,戰豆豆手下可用之人極少,就連北齊國現在戰力最強的大將軍上杉虎,聽說也被他們的皇帝召回了上京城,軟禁了起來。”
“原因倒也簡單,戰豆豆和那齊國太后,只是在朝堂上,想要爭奪兵權,那就必須要從上杉虎下手。”
“那上杉虎在軍中多年,手下親信極多,上至將校,下至伍長和小卒,都是他的親信,也正是靠著這些親信,上杉虎才能夠對齊國邊軍有著足夠的把控。”
“只是現在,這位上杉虎,要變成一只籠中虎了,齊國必將毀于自己人手中。”
慶帝看待范悠的目光一變再變,范悠所說的消息,許多就連他這個慶國的皇帝都不知道,而范悠卻能夠說的有條有理。
尤其是北齊大將軍上杉虎的消息,就連鑒查院中,對上杉虎的身份記載也是極少,范悠卻能說出上杉虎立足于軍中的根本,范悠的消息是從哪里來的?這個疑惑出現在了慶帝心中。
慶帝:“范悠,你說的這些都是從哪得知的?鑒查院里可沒有這些消息。”
范悠:“啟稟陛下,范悠派遣了一些暗探,安插在了兩國邊境,這些消息都是那些暗探傳給我的,消息絕對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