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寧暗自忖度,難道是因為李泓遠才能不夠,沒考上春秋書院?
李泓遠說:“我是皇子,用不上去春秋書院鍍金。不過,順便一提,你家三郎姜翊,倒是曾經考過春秋書院,然而沒有被錄取。”
姜寧笑道:“如果連我三哥哥都考不上,那春秋書院的確是很厲害的。”
她想了想,問:“聞人宗肯定去過吧?”
“你怎么知道?”李泓遠掃她一眼。
“聞人宗這個人,文章作詞還是有一手的。”姜寧說。
其實她也只是推測。
孤星給她帶話,說聞人宗和林釋墨一同來常安城,所以她才猜測,聞人宗必定也在春秋書院待過。
如此說來,聞人宗和姜若白姜慕白也算是同門之誼了?
不過,之前從未聽他們提到過這件事,恐怕在龐大的春秋書院中,也是派系眾多,彼此間并不相合。
姜寧又問:“這春秋書院除了教人讀書寫文章,還教什么別的嗎?”
“凡是你能想到的,春秋書院都教。”
“比如?接頭修鞋,制作糖葫蘆?”
“不要抬杠。”李泓遠淡聲說,“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占卜,醫術,算術,武術,兵法,騎射,甚至包括儒道釋各類經書。如今春秋書院光是教書先生,便有千人之多,學子便不計其數了。”
姜寧聽的嘆為觀止。
這么說來,這春秋書院倒的確可以稱得上一方圣地了。
難得的是,這春秋書院雖然門生眾多,但只是純粹的傳授知識,并不用自己的能力去影響各國的內政。
書院的學子不管原本是什么身份,進入書院后,就全都是一視同仁的學子身份。
從離開書院后,他們便立即恢復各自原本的身份,所行所言,與書院再無任何瓜葛。
比如姜若白和姜慕白這兄弟倆,春秋書院離開后,他們一文一武,馳騁在大盛的萬里江山之地,無論他們做過什么壯舉,殺過多少人,征服過多少國家。
他們的行為都與春秋書院沒有任何關系。
如果春秋書院的某個先生試圖以師長身份去命令姜慕白少殺點人,那他也是太高看自己。
因為姜慕白是絕不會聽從的。
春秋書院,就是這么一個超然的存在。
你說他地位高吧,他確實沒什么強大的能力去真的做什么。
但你若說他地位低,那又太低估了林家。
林家除了沒有軍隊兵器,單從人文知識和人才方面,恐怕不比大盛國差什么。
但往往軍隊和兵器,才是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證明。
林家,的確很特殊。
而身為林家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剛上任沒兩年的林釋墨,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跑到常安城來呢?
這又讓人難以捉摸。
此時的大盛暗潮涌動,皇帝漸衰,太子日漸強盛,私生皇子李宥強勢歸來,直接被封為昭王,兼任吏部尚書。
大有與太子一較高下的趨勢。
偏偏是在這個時候。
這讓姜寧很難不去猜測,林釋墨的真實目的。
喜歡娘娘進宮前有喜了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娘娘進宮前有喜了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