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護國大將軍府的題匾一事于酉時正開始,容境將手頭的瑣事緊趕慢趕,趕在提前一刻鐘的時間到了將軍府正堂。
正堂里,宣紙筆墨都已備好,洛瑕也候在一旁,望著她一步步走近。
洛明仁與蕭氏是長輩,官職品階又位列城主府之上,因此雙雙端坐于正堂的主席位,不疾不徐受了她見面問安的禮。
而經過昨日,洛錦弦洛錦元對她,則從最開始的不親不疏,直接轉為了漠視不理。
她并不在意,畢竟,她謀的是人家嫡親弟弟,受些冷遇,無可厚非。
到了洛瑕身邊,他沖著她輕輕一笑,“謝謝您來。”
她微頷首,“這是應該的。”
接下來的題字進行得很順利。
開始時,是洛瑕先拿了筆遞到容境手中,認真道:“‘護國’二字氣勢恢宏,磅礴大意,非您不能將其凜然正氣寫出來,所以,這二字,請您執筆。”
容境沒有推脫,她接過筆著墨而書,行云流水毫不拖沓,不過片刻便見兩個周正大氣的楷體字“護國”現于紙上。
然后,她將筆遞回給洛瑕,道:“剩下的,請小小與我同書。”
他遂大大方方接了筆,亦一揮而就在紙上落下“大將軍”三個字。
他落筆后,一旁的兩個侍婢將那宣紙一左一右拿起,擺在了洛明仁與蕭氏面前。
在看到上面的字那一刻,洛明仁站了起來,連道三個好字后,將此題字送入了精藝閣。
這日之后,洛明仁聽從洛錦弦與洛錦元意思,派去眾人,很快把新修建的護國大將軍府收拾好,只用三日時間,便舉家搬去了那里。
洛瑕被安置在了位于將軍府最深處的世安苑,洛錦弦洛錦元姐妹親自過來,一絲不落地布置了這里的巡防,其細致之至,怕是就連容境容襄,也再尋不到絲毫破綻。
而闔府安頓下來后,洛瑕連帶著拾初寧初,果然被蕭氏一齊喚去。
一番教訓告誡下來,只道若非拾初出自城主府,蕭氏礙于兩家世交顏面不便苛責,否則怕是難免要到粗使院受一番苦。
只是,洛瑕早備下了說辭,一直在一旁說項,言的皆是蕭氏愛聽的話,于是到底,蕭氏略施小懲,只罰了拾初兩個月的月錢。
拾初并不覺得委屈,他依舊日復一日地悉心照料洛瑕的一應起居,依舊打心底里向著自家的大小姐。
而到現今的年紀,洛瑕不必再去清和書院進學,已于今年的三月底退了學。
他之前的幾個同門,齊妙于一年前回了新安州,據說今年,是還要回到臨安的。
閔微雨有門娃娃親,他年紀在五人中又稍長些,如今十三過半,兩家已開始議親,據說是雙方都滿意的。
李思霖隨著年歲漸長,一手好畫藝展露了出來,他不擅著色,每每動筆便只用一種染料,卻也有濃有淡,工于技法,為當世一位書畫大家看中,收為了弟子,現今正在其門下修學。
而喬梨衣,前些時日給洛瑕傳來信,說是希望能在五月初三那日碰個面,然后,他就要辭別臨安,回奉節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