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丞相還在考慮如何將此事對自己的影響降到最低,禁衛軍左統領葛云已經被侍衛帶到了御書房外。皇上命即刻帶上來,就見葛云已被除了官帽帶進御書房,進門便跪下,頭磕在地上咚咚作響,悲聲道:“臣有罪,無顏見陛下!”
這葛云從不涉黨爭,本是孤臣,只效忠于皇上,所以皇上才放心將禁衛軍左統領的位置給他。此時禁衛軍混進了刺客,雖尚未審理清楚,但最輕他也是個瀆職罪,若是重了那便是勾結刺客謀殺皇子,是滅九族的大罪。他已經想清楚事情來龍去脈,在皇上下令除去他官職之前,已經將負責此次獵場防衛的五個帶隊的少統領全部緝拿起來審問了一遍,尤其將右統領白振生安排的兩個少統領以及身邊的把總們全都單獨提審了,還真叫他問了點線索。他這次是豁出去了,便是他一家不能保全,也要拉下白振生跟他一起死。
皇上見了葛云又是憤怒又是失望,他還是自認有識人之明的,認為葛云不會串通刺客,極可能是被人利用或是疏忽瀆職,但禁衛軍關乎京城和皇宮的安危,容不得一點疏漏,不管問題出在哪,都不能寬恕。思及此怒道:“你有何罪?從實招來!”
葛云再拜道:“臣有負圣恩,被居心叵測之人蒙蔽,臣萬死不足以贖罪,但臣死之前,定要掃除叛臣奸佞,以報皇恩!”
“說吧,你被誰蒙蔽?叛臣奸佞又是誰?若你所言屬實,朕酌情將你從輕發落。”皇上沉聲道。
“臣得知禁衛軍混入刺客后,立即徹查了這次帶護衛入獵場的少統領和他們手下的把總……”
“可曾查到什么?”皇上問道。
于是葛云將他調查的結果詳細呈上,問題最后竟直指大理寺,若是徹查大理寺,那么大理寺卿陶奚便不能參與三堂會審,那么審訊刺客就落在了刑部和宗人府的頭上。沒有了陶奚掣肘,刑部和宗人府能審出什么來就很難把握!
王丞相還在權衡,二皇子卻已沉不住氣了,在旁說道:“也許大理寺只是一時不察疏忽了……”
葛云回道:“誠如殿下所言,臣也有此擔心,故已將禁衛軍五個少統領全部羈押,大理寺也牽扯進來,臣只得將人送往刑部徹查。”原來先懷疑大理寺,就是為了鋪墊為何將人送去刑部。
刑部與大理寺都有審訊之責,且兩部不合已非一日,大理寺對王丞相惟命是從滿朝皆知。葛云這么做,用意明顯。
皇上便是再信任王丞相,此時也難免有些疑慮了。何況他對王丞相的信任也是有限度的,培植他不過是為了與老臣勛貴們對峙,瓦解楚家和韓家在朝中的勢力,若是他手中的權利已經能夠操縱禁衛軍刺殺皇子,那么他便與楚家和韓家一樣成為皇上的眼中釘了。
皇上可不想再培植出一顆釘子硌自己的眼。
二皇子卻一時理解不了皇上此時的心情,接著說道:“葛云,人都是你手下的,此事你的干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