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市郊區。
大溪村。
住在村東頭的金大剛準備開一家饅頭鋪。
金大剛今年40多歲,跟媳婦兒和60多歲的老母親住在一起。
還有一個20歲的兒子,在外地上大學。
最近兒子的學費越來越貴,生活花銷也越來越多,家里的經濟收入供一個大學生就有些吃力,于是他想著搞個賣饅頭的副業貼補家用。
開饅頭鋪除了要有做饅頭的手藝,再就是要準備好材料和設備。
手藝從小就練成了,材料是面粉,等設備到了之后再訂購面粉也不遲。
這兩天他準備從網上買了一臺新的面粉攪拌機。
之前買東西,村里人還喜歡去市里的大市場,如今網絡發達,買東西都喜歡從網上買,便宜又方便,還送貨到門。
金大剛用手機刷某寶,在眾多面粉攪拌機選中了一款。
手機下單,網上付款。
兩天之后,面粉攪拌機送到家門口。
拆開包裝,外觀還是很滿意,不知道運行情況怎么樣,金大剛準備試用一下。
家里廚房還有之前剩下的20多斤面粉,他把所有的面粉都倒進面粉攪拌機里。
按照比例放上水,開動機器。
面團很快和好。
20多斤的面粉,揉出30斤的面團。
饅頭鋪的蒸鍋還沒買來,30斤面團太多,用自家小蒸鍋根本蒸不完。
金大剛跟老母親商量,把剛揉出來的面團分給鄰居們。
金媽媽將攪拌好的面團切成塊狀,其中2/3送給了周圍的幾戶鄰居,剩下的面團放進自家冰箱保鮮層里。
第2天一大早,金媽媽把面團從冰箱里拿出來,準備做成饅頭給家人們食用。
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面團又濕又滑,準備加一些面粉,重新揉一遍。
可是在廚房里找了一圈,之前剩下的面粉全部用光。
最后,她從櫥柜最下面一層的陶瓷碗里發現了一碗面粉。
面粉的量不多,但足夠揉面的。
金媽媽把陶瓷碗里的面粉用了一大半,新揉出來的面又變得軟和。
面團揉成饅頭形狀,醒了20多分鐘之后,上蒸鍋,蒸了三波,才將剩下的面團全部蒸完。
天氣熱,這么多饅頭,一家人吃不完,放冰箱里也放不下。
金媽媽又把蒸好的饅頭分給周圍的另幾戶鄰居。
中午,金大剛和母親媳婦兒一起吃飯。
金家的傳統,早飯和晚飯都簡單,只有午飯最豐盛。
金媽媽特意做了兩個菜,一個湯,兩個菜里都有肉。
新出鍋的饅頭格外香。
兒子金大剛的飯量大,一頓吃了三個饅頭,媳婦和母親飯量小一點,每人只吃了一個饅頭。
吃完飯,媳婦兒準備收拾碗筷洗碗。
金大剛準備瞇一小會兒,下午繼續忙活。
正洗著碗,媳婦兒突然聽到里屋金大剛的喊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