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讓我確定此處便是傾山的關鍵,正是陶范上的刻字。”她用清脆悅耳的聲音說道,“永興二十八年,太湖金造局監制!”
“永興年……確實是永國所用的年號。”
“太湖金造局?好像在哪聽說過。”
眾人一時間議論紛紛。
“可否為我等詳細解釋下?”
“該金造局設立于永昌九年,和傾山金礦被發現為同一年。這些事跡都記錄在《太湖紀事章》與《永昌錄》里,我想在場的各位應該也有讀過這兩本書的人。”洛輕輕有條不紊道,“太湖金造局設立后,其主要供應地便是傾山礦區。如果這兒不是傾山,為何會出現此金造局的陶范?”
夏凡琢磨了會兒,才弄明白所謂的“陶范”,即是用陶土做的模具。
對方接著說道,“另外與書中印證的不止一處。根據《太湖紀事章》所載,為了增加產量,金造局強征了大量居民前往礦區,以至于許多村鎮十室九空,直到永國覆滅后都未能完全恢復。眾多人力被遣往傾山,卻始終沒一個能回來,現在我們知道這些人在哪兒了。此點也能解釋,為何他們需要修建一條專門的木軌來運送遺體——因為數量實在太多了。”
“好、好……厲害。”魏無雙喃喃道。
同鄉的感嘆此刻無疑也是大多數考生的想法,現場忽然變得異常安靜,連之前的質疑聲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顯然,洛輕輕既然敢說出來,自然就不怕大家去查證。即使模具可以做舊偽造,山上的軌道和山谷間的尸骸卻是造不了假的。幾個關鍵點聯系在一起,便基本構成了環環相扣的鐵證。
雖然夏凡連聽都沒有聽說過這兩本書,但從書名來看,顯然不是什么必讀經典。一個大概是地區風物志,另一個勉強算半本歷史,用簡單易懂的話來說,都是課外讀物。恰巧看過也就罷了,能記得如此清楚,除了天賦異稟外別無其他解釋。
「你沒聽說幽州洛家,萬物天識嗎?」
他忽然想起了洛悠兒曾說過的話。
「全國的書館有一半都是洛家開設,幽州本府更是珍品藏書過萬,論世間學識,沒人比得過洛家了。」
現在看來,洛輕輕本人或許就能算得上半個圖書館。
“請等一下,”斐念忽然站出來說道,“我記得大荒煞夜很難被完全消滅,每隔一段時間,它都會卷土重來,直到所有怨魂全部消散為止。因此大啟才會設下傾山陣,將其危害限制在可控范圍內。如果你的推斷沒錯的話,豈不是說……”
洛輕輕微微頷首,“這個周期并非秘密,在《樞密府要紀》中有詳細記錄,差不多五年半出現一次。我算了下,下一次陰盛時期正好是兩天之后。”
——而今天是士考的第五日。
換而言之,此次考試的最后一天,將出現大荒煞夜。
經過短暫的死寂后,人群陡然沸騰起來——
“不會吧,哪有這么巧的事?”
“監考官呢?我要向監考官求證!”
“你覺得樞密府會忽略這一點?恐怕這才是考核的關鍵。”
“開什么玩笑!要么通過考試要么死?老子才不想把命賭在這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