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說到這里,她便見夏凡抬起了手。
當那道符印化作青煙時,一條紫色的電光赫然出現在他面前!看上去像是流光術,但無論是光弧的粗度,還是紫光的長度,都比之前的震術有了明顯改變。
這道扭曲的電弧一直蔓延至院墻邊緣才消失,同時空氣中彌漫起了一股輕微的腥臭味。
他才畫了幾張符,這就成了?
黎愣在原地眨了眨眼,盡管猜到夏凡會比一般人快,但沒想到能快到這種程度。
“果然,符箓的表達并不限于自然描述。”夏凡放下筆,長出了一口氣。
“你都畫了些什么?”作為山莊里術法知識最為全面的人,黎不由得好奇心大增,她走到長桌前,拿起其中一張草圖。
然后她看到了一幅天書:幾條橫平豎直的線段構成了符箓的整體框架,有的直線連接著一段波浪曲線,有的直線則與小方塊相連。它們的排布似乎遵循著一定的邏輯,但整體來看卻讓人一頭霧水。
黎立刻意識到,此符箓和任何一種基礎震術符文都毫無聯系,純粹是一類新的符印!
改進就已經足夠困難了,更何況是完全自創?
若僅僅是換湯不換藥也就罷了,畢竟一些方士會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將咒符的筆畫換成自己才知曉的圖案,以此來增強保密性,但該做法會相應削弱術法的威力。
而剛才的閃電表明,這種全新的構架并不以損失威力作為代價,它本質上是一種更好的表達方式!
只是黎實在沒辦法把這些方方正正的東西和一閃即逝的弧光聯系在一起。
“一個簡單的升壓電路而已。”
夏凡笑了笑,沒有作太多解釋,因為這玩意不從頭說起,任誰都很難理解那些線條和方塊所代表的含義。
毫無疑問,這張符箓目前跟銅絲墜一樣,只對他一個人有效。但前者可行的意義要深遠得多——它意味著通過「規范」來減少思想上的差異是可行的。
不同人手中代表通路的線段畫得是長是短,代表阻值的方塊畫得是大是小,都不會影響另一個人此符的效果。即使過上數十乃至上百年,符印中新增了什么部分,改變了哪些路線,后人亦可一目了然。
當這種規范有朝一日能夠傳播開來,大家都按照這一思路來改進術法時,哪怕是豐國方士所繪制的符箓,啟國方士也能取之即用。
更重要的是,心性或許將不會再成為跨門類研究方術的阻礙。一個完全無法施展震術的巽屬方士,在學習掌握這套規則后也有可能提出對震術具有極大啟發意義的建議。
事實上跨學科出成果這種事情在科學史比比皆是,在一項研究中獲得的靈感往往能運用于其他項目,這就是框架的意義。
當然,夏凡清楚這套框架仍停留在“象征”層面,而且除開震術外,他一時半會也對其他術法、特別是坎術和乾術這樣的方術沒有太多頭緒,但樹立起一個框架的模板后,誰敢肯定以后不會有模仿者跟上?
即使很久以后這套符箓表達方式被淘汰,那也說明人們對術法認知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作為先導者,他并不會為此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