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最后一點——夫子的數量直接制約著教育的推廣速度,而教育又關系到人們的接受能力與城市的發展潛力,算是一個必須得重視的問題。
不知為何,夏凡腦海里忽然浮現出了雨玲瓏說過的話。
「要說上元比永定城差在哪,那可以說處處不如,但要論起青樓春館,上元可以說是六國之最。」
這么多能識字讀寫的女子,卻只能困在閣樓中,以笑臉相迎往來陌客,這實在是太浪費人才了點。
夏凡叫來了伙伴,“我們行囊里還有多少錢?”
“我們?”方先道敏銳的捂住了腰間,“上元城的開銷不應該是樞密府包辦的嗎?”
“吃住是如此,不過我還想做些別的……”
“好耶!是去市場看有什么好吃的嗎?”千知抓住方先道的衣袍道,“少爺,快把錢拿出來吧!”
“呃,一兩、二兩……我這兒有六兩銀子。”方顏妮已經老實的掏出了荷包。
“你需要用錢做什么?”洛輕輕好奇道。
“這個……我想去青樓逛逛。”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動作為之一僵。
“你、你這是什么意思?”方先道咳嗽兩聲,“我這兒還有點盤纏,不過此事應該私底下跟我談才對吧?”
“夏凡,那不是你該去的地方。”洛輕輕則義正言辭道,“你肩負著建立新秩序的重任,留戀風花雪月會消磨你的意志。”
黎二話不說,已經亮出了爪子。
“春樓有好吃的嗎?”千知則一臉好奇。
“不是大家想的那個意思。”夏凡連忙解釋道,“我只是在想,既然金霞城能出現像柳如煙這樣的女子,上元城未必就沒有同樣境遇的清倌人。”
說白了,這是一片仍未開墾的資源,甚至鮮有人能察覺到她們的價值——畢竟該時代能識字的人群就那么幾類,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讀書人,或者說由讀書人延伸而來的官員、幕僚、賬房、私塾夫子、管家等等……他們也是現行制度的得利者,想要獲取這類人的支持難度太高。其次是世家弟子,他們衣食無憂、不愁生活,去金霞城的意愿可想而知。反倒是攀附著讀書人階層而生、以討好恩客為目的而學習的清倌人,反倒成了一個值得爭取的群體。
“原來如此。”黎收回爪子,“你想替這些人贖身嗎?”
“那至少得準備好幾千兩銀子才行。”千言搖搖頭,“上元城從不缺豪商巨賈,想靠錢來換人的話,我們這點盤纏只怕是杯水車薪。”
“表面上的金額不過是青樓哄抬身價的手段罷了,實際上他們可以接受的心理價格遠低于此。”夏凡說道,“另外柳如煙曾和我提過,青樓中有不少女子自己就有贖身的能力,對于她們來說最大的茫然與擔憂不是離開青樓,而是離開之后能去哪里。”
“如今的金霞城能給予她們這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