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沒有這一關鍵材料,試驗很難如此順利。”墨云微微揚起嘴角。盡管沒有直接命中海船,但看到漫天飛揚的水花,她心里已然清楚,這個設計思路是完全可行的。
沒錯,主武器電磁炮依舊是原來那門武器,并沒有做任何改動,她真正測試的東西,是新一代長桿彈丸。
可以說,一發臂膀大小的炮彈集中了金霞城目前為止所有的技術結晶。
而它的研發思路正是夏凡提出的“通用法器概論”。
過去機造局生產的法器里,有一半是天動儀,另一半則是各種震術法器,譬如訊音儀、流光術放大器、以及仙術九幽火中的增幅法器。
但夏凡認為法器不應該只停留在坤、震兩類上,任何一類方術都應該嘗試著發展其專屬的法器。
只是這一道理說起來簡單,事實起來卻無比困難。
首先一些方術的基礎法術確實難以在法器上發揮,比如說坎術里的寧靜術、水中月等等……這些完全需要靠施術者的意識來進行引導,光有符箓作用不大。另一點便是任何術用到高深處,總會根據個人的感悟形成不同的分支方向,這種方術雖然效果更強,可也沒辦法做成供他人使用的法器了。
正是這種種弊端,使得樞密府的培養方向更傾向于人的培養,而非器的發展。一個鎮守級別的方士,足以橫掃上百個手握普通法器的入門感氣者,大量人才的納入確保了他們完全沒必要在后者上多投入資源。
改變這一局面的,仍然是普及教育。
大量統一的知識被入門感氣者掌握,使得他們都形成了一套頗為接近的世界認知觀,一個人摸索出來的法器,只要稍加說明,其他人也能很快上手。加上從京畿樞密府里搜刮回的一大堆法器圖紙,也讓機造局的研究有了一個足以幫助起步的借鑒之物。
更重要的是,夏凡撰寫的書籍并非只是震術專研。
自然學科中可以說包羅萬象,八門屬類的知識都有涉及,最多只是研究層次的深淺有別而已。
離屬類的方士明白了燃燒與氧化的關系,并第一次洞悉到了爆炸的本質。
兌屬類的方士開始瘋狂拿植物、動物進行復蘇試驗,并在機造局精細打磨的鏡片下第一次窺見到微觀世界的奧秘。
坤屬類的方士則仰望起了星空,依照星體規律運動的理論開始繪制星圖。
雖然大家一開始研究的東西都很淺顯,基本停留在普通人也能一眼觀察到的層次,可他們所觀察的內核卻和過去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正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實用型法器被納入了機造局的制造范疇。
例如這次的毀傷型長桿彈丸。
它采用了一種完全迥異于開花彈的構型,其核心構成正是三種互相影響的法器。
經過射角調整后,艾梨發出了第二輪試射——
這一次,炮彈精準的命中靶船,和以往彈體會徑直貫穿木制船身不同,這回船體中央發生了猛烈爆炸,在熱浪沖擊下,本就破損的船身應聲斷成兩截,桅桿更是被炸飛出數十尺之遠!
參與測試的眾人頓時爆發出熱烈歡呼聲。
毫無疑問,這項發明將徹底改變電磁炮不適合于海戰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