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普通警員見到郭乃祥,開口跟郭乃祥打招呼時,是在一個比較僻靜的路口轉角。
神經一直繃得緊緊的郭乃祥幾乎沒有走腦子,就立刻伸手掏槍……
他以為碰到了傳說中的獵頭者,差一點就把這個一身便裝的原住民給當場崩了。
這個普通警員叫夏日風。是警官專科學校畢業尚未滿一年的四級警佐,也就是排在最末等警階的基層警員。
郭乃祥見到這位警員時,是在距離他家不遠處的一個樹林環抱的僻靜路口。此時的夏日風已經換成了便裝,于是他原住民的的臉孔和五官也就顯得比較突出,有點另類。
以至于郭乃祥剛一注意到他,神經就立刻繃緊了起來。
夏日風自報家門后,又趕緊出示證件。郭乃祥仍舊是半信半疑,將信將疑。
兩個人的職級相差太過懸殊不說,原住民以及原住民的后裔,給本州人留下的印象也并不是很好。尤其是他們隨時都可能會“砍人頭”的習俗,即便是郭乃祥這個夷州府的堂堂警務局長,也是聞聲色變。
歷史上的原住民,除了陂南族男子成人禮的“除草”需要以人頭獻祭之外,極大多數的原住民還有一個祭祀習俗,就是用人頭祭祀祖靈和祭祀谷神。
而且這種獵人頭行為,除了他們本部落以外的人,都是他們的獵殺對象。
就像梁山好漢入伙之前必須要納投名狀一樣,只要不是本山寨的弟兄,一概可以殺之砍頭。所以歷史上無論本州人還是其他外族人或其他部落的人,都被這些原住民們獵頭無數。
其實東勝神洲本土,以及其他大洲的一些原住民或少數民族,大多也都有類似的習俗……好奇者不妨搜一下佤(和諧)族的獵頭習俗,他們似乎比那些原住民更加有恃無恐。
據章院長章老太太網羅的那些老學究們的研究,獵頭行為在這些原住民族群中,有很多產生的原因。
其一是他們的宗教信仰。大多數原住民認為,人頭是靈魂之所在。獵到的人頭帶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可以用來祭祀祖靈,為族人祈福并避免災禍。
所以每當遇到天災**,甚至一些流行病爆發之時等等的這些不祥之兆,都會被他們認為是觸怒了祖靈。于是就會去獵人頭祭祀祖靈,用以平息祖靈憤怒,保護族人。
此外在原住民們的信仰中還認為,只有獵過人頭的男子,死后的靈魂才能進入祖靈的居所,也就是彩虹橋。獵的人頭越多,進入彩虹橋的幾率也就越大。
其二是和社會地位有關。部落里男子所獵獲人頭的數目多寡,關系到他們社會地位的高低。沒能獵到人頭的男子,不僅不能紋面和紋身,更沒有任何女人跟他們相愛結婚。而獵頭的多寡從他們的紋面和紋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獵頭多者就是部落里的英雄,反之則是狗熊不如,沒有人看得起你。
其三就是祈福豐收,用人頭來祭祀谷神。所以每當播種前和收獲后的季節,就是原住民們埋伏在路邊的樹叢荒草之中,等待獵物出現并伺機砍其頭的最繁忙時節。
正如俗話所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原住民們被外族滅種屠殺,被本州人歧視,自會讓人產生一些悲憫同情之心。然而他們的一些蒙昧野蠻的殘忍行為,又同樣會激起外族乃至本州人的憤怒。
以至于后來,個別悍勇的本州人也開始獵殺原住民的人頭,并和家人一起食其肉,寢其皮。
因為有傳言說,吃了原住民的肉,睡了他們的皮,就能讓本州人身上也有了原住民的氣味,借此他們就可以逃過原住民的獵頭行為……
凡此種種,即便瀛洲人被趕出了夷州之后,原住民在很長一段的歷史時期里,仍然沒有被本州人所接納。就像陂南王山寨一樣,大多原住民仍然躲避在深山荒野之中,處于刀耕火種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