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弓社想著只要別太過分的吹捧,比如說什么國內最好,世界第一這種傻子都不會相信的言論,看著老天都份上,也就算了。
一看,呆了。
[《殺死比爾》的導演是把所有人當白癡嗎?
影片質量如何我不談,但這導演楚舜能不能別把人當癡線?
來看看職員表,楚舜是:導演、編劇、武指、文指、剪輯、配樂、服裝設計,一人身兼七種職位,這算什么?
做了人想成仙,生在地上想上天?
楚舜已經上天了,忘記說了,這導演還說本片的投資制片人。
到這各位就明白了吧,很明顯是利用制片人和導演的權利,剝奪了其他幕后人員的努力,我雖然是影評人,但也是一位影視從業人員,對于這種事,簡直無法忍!
現代社會的確不公平,任何行業也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至少幕后工作者的功績,不應該被這種方式抹去!]
“???”
杯弓社呆了,腦子里全是問好,這算是狠起來連自己都黑?
“對了,不僅有文章,還有圖片。”待杯弓社看完,商業助理又接著發了幾張圖。
全是殺比幕后職員表的截圖,由這些可以表明,文章中至少闡述的是事實。
有圖有真相,黑得有理有據。
“這一手黑得,楚舜會原地爆炸吧。”杯弓社答應了這樁買賣,對他來說別人爆炸,只要不炸到他,與他無瓜,況且沒理由有錢不掙,當然他也要求進行些修改,在稿子里加入“我認為”、“幾乎不可能”這樣不確定形容詞,否則有變故,也能退一步。
雖然在這種實錘之下,杯弓社認為基本不可能有翻盤余地,屬于自爆式宣傳,但小心謹慎不是他的手段只是他的習慣。
事定下后,商業助理詢問了個他好奇的事:“對了,那個老營,影評七要素我知道是什么,三年解析是什么?”
“三年解析,是解析一部電影的一個方法,即拍攝影片的年代,影片中講述的年代,以及導演想表達的年代,基本上覺得一部電影奇怪,都能用這方法解析。”杯弓社隨口解釋了一句。
然后,微博上突然一條熱搜空降出現——#導演楚舜利用職權,明規則劇組工作人員#
話題熱議,主要是來自于以杯弓社為首的三個大V發布的三條消息,雖說內容內容大相徑庭,但都是在說這件事。
為什么能上熱搜,現在不會真的還有人認為某微博的熱搜是自然榜單吧?不會吧,不會吧。
楚舜是花錢買了熱搜的,至于哪來的錢,六千多萬拍攝殺比還剩下了幾百萬,華夏好系統告訴他,這部分錢可以自由支配。
上了熱搜,引爆網絡那真是水到渠成,這種聳人聽聞的熱搜,必須要關注。
“這導演也太夸張了,自編自導還武指和文指,簡直是把人的智商按這地上摩擦。”
“前面看見企鵝和桃場都在宣傳,很火,不過沒有點進去看到興趣,今天一看原來是這種人。”
“這比抄襲還過分,如果說抄襲是賊,那這就是赤果果的強盜,搶奪他人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