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三尺青鋒擔下山》投資八千萬,票房1.6億。
18年《特工密令》投資七千萬,票房1.1億。
19年更別說了,參演《殺死比爾》,五千多萬的投資,直接連院線都沒有上,零票房。
上述數據都是電影局備案的準確數據,所有人都可以查到,院線電影全部虧損,于敏號稱亞洲最后的打星,其實已經過氣了,現在說她說票房毒藥都不夸張。
牛舟導演真是被演員連累了啊!]
觀眾也不是歷史,是任人擺布的小姑娘,要擺布觀眾只是也要請水軍灌水。
于敏的粉絲,以及路人粉炸開了——
頹廢的九二后:“我也是醉了,如果你說是演技不好,把一部戲演爛了,說是演員問題就罷了,你這《獵豹殺清》明明是從劇本到拍攝都爛,貓姐是唯一的亮點,你扯錘子。”
犀利的唐明皇:“我反正買票是沖著敏姐去的,什么叫過氣了,收了多少錢?”
吃貨領袖:“最近幾年的動作片本身拍得就越來越馬虎了,你距離的那幾部,說句實在話,要不是貓姐參演,更撲啊。”
無形密碼:“這導演這么大年紀了,我尋思著也不是糊涂的人啊,為什么一張口就亂噴?本身就是自己想借助貓姐拍動作片掙錢,但又放不下自己的堅持,所以撲街。說起來動作片過時了是真的,不掙錢然后越來越少的公司愿意認真拍攝動作片,然后就票房更低,惡性循環啊,也就只有貓姐還支持著。”
回復吃貨領袖:“無論是什么理由,于敏近幾年拍攝的片都撲了,這是事實。”
很快就有人冒出來,提相反意見了,咬住票房撲街就是撲街這一客觀事實。
反正雙方各執一詞,水一下子就混了。
其實關注電影圈,或者是看過《獵豹殺清》的人,都是不會相信牛舟的說辭。
這時,牛舟諸多朋友冒頭了。
張荷:[牛導是我比較尊敬的一個導演,拍攝了很多經典電影,導演的氛圍渲染在圈內都是一絕。]
剛才牛導自己說了,他捧出來了一個影帝和影后,而張荷就是那位影帝,演技相當不俗,最關鍵的是,他發的這條消息,無頭無腦完全沒有談《獵豹殺清》票房失利是為了什么,反正就是夸牛舟。
其他冒頭的導演、演員、制片人等都是這樣,好像是從夸夸群出來的,紛紛說牛導之前是有多輝煌。
“小敏我們發給聲明吧。”錢姐道:“這個牛舟真不是個東西,為了這張嘴,小敏你這醫院都躺了好幾天。”
“發聲明說什么?”于敏問:“說票房失敗不關我的事?”
“呃——”錢姐道:“那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我已經聯系了公司,公司會安排。”
“哦……”于敏有些情緒低落,但低落的原因,不是因為牛舟把票房失利的鍋都摔在了她頭上,低落的是牛舟這樣的著名導演,都不會好好拍動作戲。
“動作片,是真的過時了嗎?”于敏在心中問自己一句。
于敏公司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讓同公司的藝人冒頭,也開啟夸夸模式,說于敏多敬業巴拉巴拉。
值得一提到的是白老師和芮櫻也主動幫于敏說話。
雙方請來幫襯的人,都在自己夸自己,但很顯然的是牛舟認識的人,以及背后公司的人脈更廣。
意大利和華夏是有時差的,具體是華夏快了六小時,所以這件事在五月八號早上發酵,到下午四五點時,在西西里島的楚舜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