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舜道:“所以就好像很多奢侈品,你購買熱門的商品,還必須買一件你不喜歡的搭頭,用你的不容易,來突出自己。”
“還可以這樣?反正換我,我就不買。”芮櫻嘟囔了一句。
楚舜本想補一句,所以他們的目標群體不是你這一類人,后來一想,說不一定這妞以后出名了還會成為這些奢侈品的代言人,到時就挺有意思。
車輛從國道下省道,再從省道下鄉鎮道路,明顯感覺很多被壓裂,還有被壓出坑就用碎石子先填著。
所以車輛行駛在道路變得有些抖。
楚舜低頭看了一眼手機上的備忘錄,幾天后要去拿一個山城市杰出青年,山城政府頒發的,到時候估計還要加上個“山城文明旅游公益大使”頭銜,你一看是公益大使就應當知道沒錢拿。
在十一月下旬他還要去當京城大學生電影節的學生代表。
大學生電影節是很特殊的存在,國內有很多,杭市、深市、津門、蓉城、恩市等城市都有,但京城是最早也是影響力最大的。
學生代表的職務,也相當于評委主席,大學生電影節的投票組成部分是四分之一專業評委,四分之三的選區大學生,看上去似乎大學生自己占據了絕對的主導權,實際上不盡然。
專業評委是老師以及影評人之類,所以很大程度能夠左右投票結果。
大學生電影節一直是很神奇的存在,要說獎項的含金量吧,有毛線的含金量,規模最大的京城電影節都一般般。
可幾乎所有人都很在意這獎項,官方支持程度也爆表,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京城晨報》、《京城晚報》、《京城青年報》多個紙媒報道,被提名的導演不論再忙,也會到現場。
歸根結底,這群評委特殊,大學生可以說是最優質的韭菜,咳咳最優質的群體,所以官方重視,導演重視是要證明自己,執導的影片也是受到當代年輕人喜愛,沒有脫離時代。
最近一個月下來,楚舜有點懂“諾貝文學獎詛咒”了,說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都再也寫不出超越以前的作品,并且絕大多數在接下去五年,都沒有新作品出爐。
反正現在楚舜,是每天都會被各種活動邀請,幾乎是所有傳媒學院都希望邀請楚舜去講課,他多數都拒絕了。
再比如某某電影上映邀請嘉賓,還有什么《曉宇有約》,楚舜都沒去。
至于為什么會答應當學生代表,原因很簡單下,難道當一個獎項的評委會主席什么的,不是很叼嗎?
奧斯卡楚舜是不想了,想當奧斯卡評委會主席,你得換個種族,但三大電影節評委主席還是可以考慮的。
在地球墨鏡王和鞏皇是雙料評委會主席,也就是擔任過三大電影節其中之二的主席,至于有沒有三個電影節都擔任過的人,沒有。
地球沒有,楚舜在元地星也查詢了也沒有,還是能夠期待一下。
當然目前這個目標還太遠了,全世界十五個A類電影節,歐洲九個,美洲兩個,亞洲三個,非洲一個,小目標先在A類電影節上當上評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