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來了。”
“嗯?導演哪個導演,這堂課不是《與藝術創作》嗎?”
“楚導啊,就在那邊,站著的那個,不對他坐下了,來蹭蹭怎么了,不能蹭?反正蹭蹭又不會出事。”
“嘖嘖,真不愧是最年輕的金獅獎導演,即使在顏值來說,也只比我差一點了。”
“我真的太喜歡楚導電影——里的瑪蓮娜了,她是我老婆。”
有人瞬間認出楚舜,然后目光隨著楚舜坐在第二排,開始小聲議論,也有人竊竊私語。
“要不要上去打個招呼,也可以混個臉熟,萬一有合適我們的角色,想起我們,也是大賺特賺。”一個卷毛男生遲疑。
旁邊短發妹紙應該是小女友,她道:“突然走過去打招呼太尷了。”
“也不是平白無故,我和茍瀟是朋友,茍瀟和楚導肯定關系不錯,否則也不可能從光頭徒弟到小六子,所以四舍五入我和楚導也是朋友。”卷毛男子認真的說。
說真的,叫慣了狗頭,才知道原來他真的姓茍。
就在小情侶竊竊私語時,有人直接走到了楚舜跟前,手中拿著筆記本和筆,估計是要簽名什么的。
看到這一幕,卷毛男子忍不住嘟囔:“這樣湊上去刷存在感,一點也沒有北影學生的矜持!”
在細碎的聲音下,上課時間到來,陳教授走進教室,在場學生們都噤聲安靜,說實在的陳教授看上去并不像教授,帶著一頂帽子,腦門锃亮,黑框眼鏡以及黑色針織衫,打扮像去釣魚的退休大爺。
陳教授環視了一圈,目光停留在楚舜身上,有些許驚訝,他道:“沒想到楚舜同學也來上我的課,還挺驚喜。”
“陳教授的課,我一直很喜歡。”被點名楚舜也回話。
“那一會也上來分享你的看法,我是理論派,楚舜同學是實戰。”陳教授道。
楚舜也沒有怯場,點頭答應,小插曲后陳教授開始講今天的課題《中國電影史·與藝術創作》。
看名就知道是要講述謝鐵驪、崔嵬、謝晉、郭維這一批導演,大概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他們大量的拍攝出改編的經典電影。
《駱駝祥子》、《邊城》、《老人與狗》、《牧馬人》等等,反正翻開那時代著名導演的履歷,誰沒有兩部改編的作品。
陳教授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名導們都喜歡如何改編,和姜文幾乎只保留角色名字,老謀子保留大概故事線不同,那時代的導演喜歡保留作品的那份內核。
他舉例說明《牧馬人》改編自《靈與肉》,其內核是對故土的眷念,所以哪怕添加了N多劇情,電影的核心一點未變。
楚舜對《牧馬人》唯一印象是“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就缺少這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