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爆炸,《參考消息》、《新華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是不可能報道的,作為四報一紅旗,如果沒有什么官方任務基本是不可能報道娛樂圈的事。
金雞獎也沒有報道,從這能夠看出來官方對大學生電影節的支持,以及楚舜被六公主認同后在官方眼中地位的提升。
這么說電影首映禮能夠叫來《光明日報》的導演,國內一只手都能數過來,這才是為什么《羊城日報》的記者看見了光明的人,很驚訝的原因。
說說其他有代表性是報刊。
“八項提名,四項獲獎,還獲得最佳影片,《甜蜜蜜》引領金雞獎,成為金雞之夜最大的贏家,在場所有人見證了這一盛況。”——《新京報》
“金雞之夜楚舜封名導,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一同收入囊中,成為歷史第四人。(《顏色》拿下影帝和最佳編劇)”——《鳳凰報》
“顧酥以角色李翹榮膺影后,張播以角色盲畫師角色榮膺影帝,恭喜楚舜,同時獲得了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四獎合一,歷史首例!”——《京城日報》
三個報社,《新京報》最為純粹,看標題就知道文章全部筆墨都花在楚舜身上。而《鳳凰報》副標題展示了另外一部影片《顏色》,文章內是兩部電影三七開,楚舜的作品七成。
有一點感覺鳳凰報寫錯了,楚舜不是在金雞之夜封的名導,而是之前獲得金獅獎就踏入了名導行列。
此次只能說是展現了他的強勢之處,最后《京城日報》主要是講述顧酥和張播獲得最佳女主和最佳男主。
從報社主要報道什么方面,其實能夠大致看出報刊的風格,所以我們詳細說說《羊城日報》。
很會夸人,楚舜本人都買了一份,標題就很符合他心意,《有些人站著不但能把錢掙了,還能把獎拿了》。
[楚舜導演有文人特有的淡泊名利,無論是紅毯還是在頒獎臺上,都不喜歡過多停留,因為楚導深知一個導演最該留下的是作品。
《讓子彈飛》成為票房爆款后,所有人都認為他會是一個商業大導,會繼續拍攝另一部票房爆款,但楚導沒有按照人們的安排,或者是旁觀者認為的道路行走,他走向了另一條鐵蒺藜遍布的路。
他轉頭就拍攝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在動不動有二三十年執鏡生涯的歐洲名導面前,楚舜拿下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好獎項。
楚舜走出了路,以后就該永久變成了路。
而這部甜蜜蜜,在金雞獎大放異彩,我感到是楚舜導演在說“我站著不但可以把錢掙了,還能把獎順便給拿咯!”
能將藝術和商業拿捏得這么如此自如,莫說國內,在全國范圍內也少有。]
這篇文章唯一的缺點,就是短了點。
楚舜沒有忘記身上還有戲,所以把獎杯放回家中,就支身趕去貴市。
專門放獎杯的房間,裝修時是弄成了展覽館的形式,三面墻都是展覽柜,中間還立了兩個,目前楚舜已零零散散有十幾個獎杯(獎章),第一列都沒有裝滿,楚舜還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