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偷懶,還是其他什么,《無慘之月》劇本并不是小林常吉自己寫的,并且楚舜認為拍攝得感覺不認真,可能小林常吉自己也有情緒,才沒有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跑來參加魔都電影節。
說句實在話,獲得一個藝術成就獎就不錯了,反正楚舜是這樣認為的。
“不要因為尤育是柬埔寨導演就完全無視,《珠山玫瑰》也是很優秀的作品,最佳導演應該給尤育,《一頓飯》作品內涵太淺。”
在五十二部作品中,楚舜最喜歡的,就是《一頓飯》和《珠山玫瑰》,珠山玫瑰這部作品是改編自涅·泰姆的同名。
毫不客氣的說一句,本身柬埔寨的文學也就那樣,被佛教文化荼毒的比較嚴重,而涅·泰姆是少見的大作家。
“藝術又不是講道理,非要看完后讓懂什么,我覺得《一頓飯》很好,點到為止的留白特別舒服。”
吵吵嚷嚷,都想要說服別人,雖然是經過投票決定,但作品在的位置很重要,比如說《無慘之月》有點想讓小林常吉拿最佳導演,有的則想頒發給金爵獎。
“爭吵是沒有辦法有結果的。”楚舜道:“先解決評審團大獎,諸位開始第一輪匿名投票,作品不止于《一頓飯》、《無慘之月》、《珠峰玫瑰》這三部作品。”
最終《珠峰玫瑰》和《一頓飯》打平,各自擁有17票。
楚舜道:“那么第二輪匿名投票,在玫瑰和一頓飯選擇,可以棄票。”
投票很快速,包括楚舜在內51張票,其中珠峰玫瑰22張,一頓飯20張,剩下的評委棄票。
最后剩下最佳導演和金爵獎了,一般來說,這三個最后的大獎是不可能重疊,就連《天堂電影院》都沒有同時拿到兩個。
最后小林常吉還是以名氣獲得了最佳導演,而《一頓飯》以31票獲得了金爵獎。
“我覺得我們國際電影節,既然有國際兩字,就應該多考慮國外的作品,不能總把最高獎項發給自己國家的電影。”有個黑框眼鏡評委他是一直說著不喜歡金耀華的《一頓飯》,所以當投票結果出來后,當眾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等會。”楚舜起身,其他人見主席起身反駁的話都吞了回去。
楚舜拿著手機,收索了一番資料,然后道:“我往前翻了翻,歷屆獲得金爵獎的有伊朗、瑞典、外蒙古、俄羅斯等,近五年都沒有一位華人導演過得金爵獎。”
“所以總把最高獎項發給自己國家的電影是什么意思?”楚舜沒等這人回答:“除我之外五十位評委中,有三十四位都是國外的電影人,我沒沒有權利公開每位評委的投票,但明明是《一頓飯》超過一半以上的票數獲得了優勝,為什么不給頒發?”
“最后,你是在教我,即使華夏電影好過國外電影,為了[國際]兩個字也要讓路嗎?”楚舜三連質問,把黑框眼鏡評委說得啞口無言,一來他不敢當面和楚舜懟,二來他也被三連問給問懵了。
“李倩。”楚舜了一聲李倩。
旁邊做記錄工作的李倩立刻應聲,等待著楚舜吩咐。
“把我的話,翻譯成英文。”楚舜環視在座所有人,他道:“好就是好,我希望在座的評委,不要因為是自己家的孩子,就只喜歡責罵否定,孩子做得好難道不應該給一顆糖表揚嗎?”
“公正,不要為了避嫌,出現影響影片本身的判斷。”楚舜說完。
現場鴉雀無聲,數秒后幾個外國評委開始鼓掌,然后華夏評委也跟著鼓了幾聲。
一連好幾天的投票終于結束,說真的楚舜都快吐了,最關鍵是因為評委中是有島國人、歐洲人,所以多數時候是用英語交流,這幾天吵吵吵,腦仁疼。
“成為三大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小目標,我們再考慮考慮。”楚舜覺得自己太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