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觸不可及》作為好萊塢影史上觀影人數第二多的電影,創造了接近兩千萬的觀影人次,僅次于法式幽默大成之作的《歡迎來北方》。
《觸不可及》真是get到大多數法國人的G點,元地星在圣誕節當天,上映首日210萬觀影人次,差點刷新法國觀影人次的記錄。
熱度在第二天有很好體現,除商報、體育報、專業性報紙,其余報上都有“觸不可及”、“楚舜”這類字眼。
也不對,過幾天電影熱度持續走高,體育報也有提及,“是奧斯曼·登貝萊,是法國隊的德瑞斯”之類。
“一段老板與護工溫馨相扶背后,是楚舜導演對法國人文以及國情的思考。”——《世界報》
不愧是法國最主流的報刊,說話就是官方,這篇報道撰寫者,也就是參加了納爾影廳的《世界報》主編,也算是楚舜的老熟人。
無論是來法國旅游,還是聯系菲利普的幫忙,都很積極。
“不憐憫、不同情、不特殊對待,才是人性中最難得的善良。”——《費加羅報》
“全片讓我最感動的地方,是結尾處旁白字幕說明[德瑞斯原型阿比戴爾現在已是一家公司高管]時,感覺只有法國人拍攝的法國電影,實際卻是華夏導演楚舜,這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電影,韋西觀影評分4.7。”——《先驅論壇報》
韋西是法國還算著名的影評人滿分是5.2分,而打4.5分以上,都是很好的影片,而好萊塢的商業大片引進,韋西基本只給三分或者是兩分。
居伊還是老樣子,在專欄上發布他的影評,長評叫《觸不可及的是人心,皮膚觸手可及》
[在觀片前,我從未想過《觸不可及》會差,一座金棕櫚獎,一座金獅獎,兩座凱撒獎最佳外語無論如何也值得信任。
可楚舜導演還是在首映禮給了我極大驚喜。
片名叫觸不可及,是指心靈,沒有任何人能夠觸及另一個人的心靈,因為人心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程序。
《觸不可及》沒有任何角色內心獨白,包括德瑞斯、菲利普、安東尼、馬賽爾、瑪嘉莉等,也證明心不可讀,不可觸。
但人與人交往,語言和感情、身體姿勢,這些東西是可讀,并且容易觸及。
德瑞斯天天喂菲利普用餐,穿衣、從床到車的抱動,推輪椅散步等。
我們的感情最大能力是能夠觸碰另一顆封閉的心靈,這種能力是跨越階級,跨越人種,跨越文化隔閡,跨越所有能夠跨越,以及所有不能跨越的事物。
《觸不可及》用護工與老板之間平淡的生活,就講述了這樣細膩的故事,探討了文化、教育、階級、人種等多方面不同的融合。
文化、教育不是為了讓你交朋友篩選,而是為了讓世界更精彩,人種和階級不是分割人類的手段,而是為了讓世界更多樣。
很感謝菲利普和德瑞斯之事是發生于法蘭西的真實事件,也感謝楚舜導演的改編拍攝,法蘭西是平等的法蘭西。]
寫得很好很有水平,但居伊的影評是政治正確的廢話,如果階級不是為分割人類,那么絕大多數人的努力毫無意義。
至于文化和教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菲利普沒有殘疾,兩人不可能交集。
可退一萬步說,就因為觸不可及是巧合和真實的,才特別感人。
翌日,法國觀影人次居然還有上揚,達到237萬人次,是頭一天口碑爆發的加持,看報紙新聞在夸,上網推特的影評人在夸,甚至連電視臺也有提及
《觸不可及》破了元地星法國電影的單日觀影記錄,上一個記錄是居伊創造,《蓋斯·凱撒傳》保持了數年,首映221萬人次。
蓋斯·凱撒和歷史上的蓋烏斯·凱撒,名字只相差幾個字母,但命運天壤之別,它并不是一部歷史片,分類是現代劇情片,講述二十一世紀失敗法國青年的生活。
從小學習成績以及社會活動就不好,又喜歡裝逼充面子,對喜歡的女性是騙騙哄哄,大半輩子一事無成,沒錢沒房沒人喜歡,因為懶得交流,也沒有親戚走動。
到最后他成為“凱撒大帝”,是打臨時工的酒吧,被客人戲謔稱呼的外號。
《蓋斯·凱撒傳》是居伊唯一拍攝的一部喜劇,應該是喜劇,看時幾乎都會笑,因為蓋斯集齊了法國人所有缺點,又沒有什么優點,所以人生失敗是必然,拿出別人悲慘的人生,鬧出的洋相作為搞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