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討論得火熱,好萊塢的導演們也態度各異。
裘德反應很大,他是美利堅的一名獨立電影人,也獲得很多獨立電影節的獎項,他就看楚舜不順眼。
為什么不順眼?這還用說,他辛辛苦苦拍戲二十年,連一兩千萬美金的拍攝費用都湊不齊,結果楚舜一部電影四個億,你說他順眼嗎?
再來,好不容易拍攝好,票房不到五千萬,《泰坦尼克號》快三十個億,誰能受得了?
“奧斯卡居然給了十三項獎項。”裘德很生氣,后果很嚴重,一篇文章發布上去,大致內容是在說奧斯卡金像獎越來越失敗。
他真不是第一個,楚舜基本上是成為美利堅獨立電影人的一個公敵了,其實可以理解美利堅獨立電影人,和商業片電影人本身就走不到一塊去。
地球上爆炸貝經常想不開想要拍攝些有意義的電影,也就是被獨立電影人給罵怕了,當然也沒有太大的直面沖突,因為有好萊塢導演協會壓著。
獨立電影人經常有人說,但它定義實際是有些模糊的,準確來說是“獨立制作電影人”,因為好萊塢的制片人中心制度,往往是拿著制作計劃找合適導演,然后再安排演員,如此一來劇本就并非導演想表達的事。
因此獨立電影人并非是不要別人投資,只是不要別人干涉,甚至于演員建議也不行,要保持絕對的獨立,逼逼叨的昆汀就是獨立電影人,第一部作品《落水狗》就是和別人成立的公司。
說起來,按照這個定義,楚舜之前算獨立電影人嗎?
算不算獨立電影人也說不清楚,反正此時楚舜也沒關注媒體的預測,他回了母校北影一趟。
在北影的招生手冊上,楚舜是作為著名校友寫上去的。
招生手冊可不等于百度百科,那玩意誰都可以編輯,大學招生手冊基本上都是年齡非常大的,或是德高望重的導演。
到并非是按資排輩,主要年輕人容易走歪,萬一被朝陽區群眾舉報,或者是沒有管住自己的腦子和下半身,被列為失德藝人,學校不要臉?
然而楚舜現在的名氣,達到了如果北影招生手冊的著名校友沒他,很不科學的地步。
反正除開楚舜這位29不滿三十的導演存在,其余皆是五十五歲往上的老藝術家。
楚舜直接來到校長辦公室,敲門后傳來扈校長的聲音:“請進。”
房間內除了扈校長還有一男一女,男的楚舜還認識。
“扈校長身體看上去還是很硬朗。”楚舜先和校長打招呼,然后才問候熟人:“萬哥這么巧?”
沒錯,辦公室里的男子是萬一能,以前幫他把《殺死比爾》買到國外去的代理公司老板,趙亮教授介紹。
楚舜記憶如此清晰,是萬一能這名字,讓他印象深刻。
“剛好有時間回母校看看,隨便見見扈校長。”萬一能臉上堆著笑容道:“的確是很巧了。”
“楚導我來介紹,這是我老婆小優,她是你的鐵桿粉絲,只要是楚導的作品,都看過。”萬一能介紹身邊的女子。
其實是半真半假,小優的確看過幾部楚舜的電影,也喜歡泰坦尼克號,可絕對稱不上鐵桿粉絲,她更喜歡瑞亞,然而頭次見面要如此介紹,雙方才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