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其實兩人的證件不是傳統意義上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記者證,只是工作證。
反正門衛大爺也分辨不清楚,一聽說京城來的記者,表情立馬變了,原本的懶散也變得認真許多。
“好好好,我馬上帶兩位記者去。”門衛大爺給小具和老木開門,其實門也沒鎖……只是用鐵鏈纏繞了幾圈,掛了把鎖在上面,然后鎖還沒扣上。
在門衛大爺的領路下,往校長辦公室走去,期間看到了操場上的草坪,規格很高,明顯不是鄉鎮小學能夠有的。
“師傅貴姓?”老木開始聊了。
“姓杜,我叫杜健仁。”門衛大爺立馬回答,表情很認真,用著并不標準的普通話,是盡力了。
“哦杜師傅,這塊草坪挺好的,什么時候修的?”老木詢問道。
“好像是三年前建的。”門衛大爺想了想也不確定,然后他又補充了一句:“應該是三年前,當時和新教學樓一起落工的。”
“咱們鎮政府很支持我們當地教育問題。”老木說道。
看看人家的話,“咱們”、“我們”,分分鐘立場和被訪人一致。
“鎮政府才沒有這么好心。”門衛大爺臉上露出不平,他說道:“這個大樓和草坪都是善心人士捐贈的。”
“杜師傅知不知道這位善心人士是誰?”老木詢問。
門衛大爺搖頭:“沒見著,人只來了兩次,好像是個大老板。”
老木點頭沒有再說什么,只是補充了一句:“華夏還是有很多善心人士。”
“的確是,小偉老師那群年輕娃子,也都很好。”門衛大爺道。
老木在詢問,小具也沒有閑著掏出攝像機,拍攝素材。只有一個班的人上體育課,所以偌大的操場顯得有些空檔。
沒說多久的話,就到了校長辦公室,校長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穿著簡單但頭發梳的一絲不茍,有很多白發了,能夠看得出是想要用黑發遮白發,可是白發太多遮不住了。
“唐校長這兩位是首都來的記者,在來采訪我們學校的。”門衛大爺馬上介紹。
“記者?”唐校長有點奇怪,因為一般來采訪的都是縣報的人,并且都是提前通知的。
這從首都來并且也沒有提前收到通知,感覺很反常,但記者來了也不不招呼,所以她馬上起身。
唐校長道:“兩位記者遠道而來,是想采訪什么?”
一邊說話,一邊泡了兩杯茶,并且請老木和小具坐下,唐校長是直接相信了兩人記者身份。
“是這樣的,我們得知宣威小學被善心人士捐助了,并且我們還知道這位善心人士在這幾年里,捐助了上百棟教學樓。”老木道:“這才是真正的義舉,沒有一點宣傳,但我們報社認為這種正能量的事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社會上就是缺少這種正能量的人,所以我們才過來了。”無論捐助的楚舜是不是肝帝,老木都怕捐助者要保密什么的,校長不肯說,因此話一開口,就必須要站在[扶正社會]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