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麻瓜呆住,她沒有帶筆和紙,明明是一早準備好了筆記本和筆,出門時忘帶。
“手機給我。”楚舜想了想說道。
麻瓜神情一動,心想著難不成是要留給她聯系方式?這一波肥賺啊!
想到此處,麻瓜連忙把手機遞過去,目光中寫滿期待,楚舜先詢問:“我可以點開備忘錄吧。”
“可以。”雖然麻瓜不知道楚舜點開備忘錄是干什么,但還是點頭。
楚舜點開備忘錄,手寫一個簽名,點擊保存,隨后把手機還給了麻瓜,整套動作流云行水。
麻瓜有點呆,和她想象中不一樣。
“怎么了,電子簽名不喜歡?沒有紙筆只能在手機上寫寫。”楚舜解釋了一句。
“沒有,謝謝楚校長。”麻瓜回神說道。
告別麻瓜登上火車,要去馬德里坐飛機,又得長途跋涉,楚舜嘆了一口氣,沒辦法天生是勞碌命。
“現在無聊的時候,連跟我成語接龍的人都買沒有了。”楚舜嘆氣,為所欲為,為所欲為……
還有什么事情,比沒有人成語接龍更孤單的嗎?沒有了。
相比楚舜的孤單,國內此刻就熱鬧,關于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第一次大規模報道,真可以說乘了楚舜的人氣的風浪。
無論元地星還是地球,在以前有導演獲得金貝殼獎,可基本上沒什么動靜,否則也不會連楚舜這圈內人都對這電影節不熟。
“《高山下的花環》在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展映,獲得國內外一致喜愛,許多外外國觀眾,看到我軍英勇戰斗事跡留下了感動的眼淚,對于戰爭全球人民都是抵觸的態度,破壞和平的國家以及組織,都會給予強烈的譴責。”——《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率先沖塔,沒有提到楚舜的名字,但也是夸作品,并且《光明日報》的官方措辭挺有意思,感覺在暗示某國。
“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是拉丁美洲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同時也是也世界十五個A類電影節之一,《高山下的花環》作為導演楚舜為華夏建軍一百周年的獻禮,獲得電影節最高獎項。”——《人民日報》
相反,作為官方報紙的領頭羊,比較平淡,怕別人不知道電影節到底有多厲害,所以平平淡淡的先介紹了一番,然后接上了一句電影是拍攝給國家的獻禮,不得不說格調是端起來了。
其他報紙的詢問,跟光明日報和人民日報大同小異,就不一一列舉,反正此時在網絡上是沒有引起太大轟動,因為事情本身在網友看來,不是什么大事。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電影史上歷史第四人,大滿貫的新聞水友們都經歷過,一個聽都沒聽過的電影節,楚舜獲獎不是應該的嗎?
拉丁美洲第一電影節又如何,人家印度有寶萊塢、康萊塢、托萊塢,非洲都有瑙萊塢,拉丁美洲有什么?連個萊塢都沒有。
卻道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關于楚舜獲得金貝殼獎的消息,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沃爾夫社等世界級主流通訊社都采集了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