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櫻,她一個人留在酒店也沒意思,所以和我們一起去逛逛,沒有問題吧。”楚舜用中文說,不過盡量的把語速放慢。
“沒有問題。”艾梅麗目光在芮櫻身上停留了片刻,收回目光恢復常態。
“來法國很多次,但都是工作,一直沒能體會法國的文化,麻煩艾梅麗。”
芮櫻的觀點中,法國文化等于法餐。
三人行,在尼斯游玩。
白老師要上課,代言也多,就時間不多,也不是主創演員,沒跟著來法國。
別覺得尼斯不出名,實際尼斯在經濟地位來說,比戛納要重要得多,畢竟意大利建國三杰之加里波第,就出生在法國尼斯,狗頭。
由于描寫過太多此電影節,并且也沒有什么改革,電影宮還是那個電影宮,流程也是那個流程,沒有什么亮點,具體情況就不描述了。
“第一次來戛納電影節,真的有點緊張。”沈括亥說道。
“一個電影節有什么好緊張的?”楚舜拍了拍沈括亥肩膀,他道:“況且這只是開幕式,頒獎要等到閉幕式,別激動。”
沈括亥點頭,心中暗暗佩服不愧為是大導演,世界三大電影節都能夠如此平淡面對。
霸王劇組主創人員,其實除開楚舜和芮櫻,都挺緊張。
人緊張時容易干傻事,還好沒有出現在紅毯上跌倒的事,開幕式電影是《貝多芬傳》,是拍攝的貝多芬傳記電影。
這讓楚舜想起地球上一部叫做《莫扎特傳》,85年上映橫掃奧斯卡,相對比,莫扎特傳拍攝的手法和技巧,都好過這部《貝多芬傳》,前者真是生動形象的詮釋了毒雞湯:“在天賦面前,努力一文不值”。
話說回來,憑借貝多芬這名字,作為開幕電影也沒有問題。
后面是十一天電影展映,《霸王別姬》因為導演是楚舜,所以一開始就是所有人重點關注的作品。
沈括亥這位在國際上算是新人的演員,名聲瞬間響徹戛納。
不用沈括亥自己給錢宣傳,國內營銷號不要錢一樣的發稿——“《霸王別姬》戛納揚名,沈括亥被譽為神的表演”、“戛納影帝的最有力競爭者沈括亥”、“諸多影評人觀看后表示,沈是天才表演家”……
三大電影節的頒獎典禮在國內都有直播,但國內觀眾秉性還是相同,主競賽單元有華夏作品入圍,關注才會多一點。
而楚舜入圍,是重點關注。
“獲得第8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演員是——沈括亥,作品《霸王別姬》程蝶衣,用優秀演技塑造了藝術與生活合為一體的藝術家程,有評委認為:這是我見過對藝術人生最深刻地詮釋。”
“獲得第8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作品是——《霸王別姬》,感謝楚舜導演又為我們獻上一部優秀的作品,影片對藝術,對人生,對歷史三者進行了深入探討挖掘。”
本來2033年是戛納的八十五屆電影節,因為在三零年戛納發生**,并且持續兩月,電影節只好停辦。
當然多少屆不重要,重要的是楚舜再次獲得金棕櫚獎,并且還捧出一位戛納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