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什么?都有好幾個影帝頭銜在手了,慫什么?]
不看名字楚舜都差點忘了,芮櫻這貨是鐵桿球迷,主要是吃貨屬性掩蓋了其他。
搶手必須奪冠:[不一樣,威尼斯電影節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啊,這個影后頭銜,基本上是那個演員能夠獲得的最高頭銜了。]
楚舜想了想家中書房一屋子的獎杯,打字——[歐洲三大其實也就還好,就那樣,平平無奇,論設計感華表獎和金棕櫚獎比較好看。]
搶手必須奪冠:[......]
這是好看的問題嗎?
如果是其他人,說這話絕對是吹逼,但說這話的人是楚舜,芮櫻感覺是凡爾賽本賽。
但這樣一打岔,芮櫻緊張的情緒消散了些,然后看到楚舜又發信息來
[你知不知道最具喜感的電影獎杯是什么?]
芮櫻想了想回答:[應該是卡羅電影節的金字塔獎杯,雖然是非洲三大電影節之一,但獎杯像真的有點像女鬼。]
楚舜想了想,金字塔獎杯還有個名字叫娜妃蒂之金像獎,是仿造埃及王妃納芙蒂蒂造型打造,再加上埃及的畫風,怎么說呢——的確有點類似女鬼。
[最丑的是蒙特利爾電影節的美洲大獎。]楚舜發了一張圖,圖片上獎杯是一個人側輪廓,關鍵是輪廓上又有個手指印,給人感覺是“打臉”。
芮櫻上網搜了搜圖片,然后get到笑點。
蒙特利爾電影節都要被國內的明星宣發玩壞了,感覺誰都能獲得,就是個野雞電影節。
但實際上人家是正正經經的世界A類電影節,之所以會讓國內吃瓜群眾產生如此錯覺的原因是,蒙特利爾電影節競賽單元分為很多個:主競賽單元、華夏電影競賽單元、處釹座競賽單元、紀錄片競賽單元、大學生作品單元。
說白了,絕大多數宣傳自己在蒙特利爾電影節獲獎的明星,都是進了華夏電影節競賽單元,為國爭光什么的——對手全是華語電影,爭毛線。
還有電影進入競賽單元等等這些玩文字游戲的,要進入主競賽單元才有用,其他毛用沒有。
搶手必須奪冠:[前面我遇到了居伊導演,他說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沒有楚導的電影感覺少了很多東西。]
這才真的是,人不在江湖,但江湖眾人都還在回味留下的傳說。
楚舜認真回答,[總得給別人留點機會。]
芮櫻感受到平淡華語中的逼格,好奇的問:[哪兩部忠犬八公會不會參加電影節?可以一個參加一個電影節,這樣就可以同時拿兩個大獎。]
辦法的確是好辦法,但忠犬八公怎么可能獲獎,這部電影是用來收割眼淚的。
在聊天中,威尼斯電影節頒獎典禮開始了,芮櫻把手機放身旁的小皮包里,不能再玩了,要是被鏡頭掃到就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