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毯上的媒體是奧斯卡組委會邀請,而里面簽名墻這邊,是大媒體交錢了。
主要有路透社、《華盛頓郵報》、美聯社等,當然也少不了兩個美利堅娛樂圈最有影響力的《好萊塢報道》以及《好萊塢記者報》。
說個題外話,美利堅對華夏的打壓從新聞方面就能看出,新華社是國內最大的通訊社,除了斷章取義潑黑水,美利堅基本不采納新華社的新聞,當然近些年好多了。
“楚舜先生,有傳言,你和瑞典愛麗絲公爵正在交往,請問是真的嗎?”路透社記者詢問。
“你這個傳言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楚舜說道。
路透社作為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其實本身采訪風格是比較煩的,一般這種情況都會追問一句,此刻記者卻把后面的追問咽了回去。
倒不是給英國王室面子,王室在英國本土記者心中是緋聞袋子的地位,主要路透家族的掌門人卡爾·路透很期待楚舜新片,因此記者不敢造次。
再多說一句,路透家族是猶太家族……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下一部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同樣是與國家合作的宣傳電影,請問這個消息真實嗎?”美聯社記者接著問。
安德魯國王本來是準備等導演過來,舉行一個發布會再宣布,可是這某次講話中忍不住,先把逼裝了。
“消息屬實。”楚舜點頭:“安德魯國王很有誠意,所以我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同意。”
“彼得·韋特先生稱,長期固定題材的創作會影響創作質量,建議回歸正常創作。”
美聯社不講武德地繼續問,人家路透社問完一個問題就換人了,他還繼續:“《歐維》相比天堂電影院和霸王別姬,就沒有那么深厚的內涵,《海邊的曼徹斯特》需要謹慎,對此楚舜導演有什么要回應的嗎?”
楚舜琢磨著,世界上能和天堂電影院、霸王別姬相比的電影有多少?這兩電影已經屬于世界頂端水平了。
只不過彼得·韋特這名字有點熟悉,似乎在什么地方聽過。
想不起來也正常,不是楚舜記憶力不好,上次有交集還是在《泰坦尼克號》橫掃奧斯卡時,當時85歲的韋特執導《魔女·斗篷》,就想退休之前,拿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了卻心愿,但最后還是落下遺憾。
韋特九十多歲了依舊沒有退休,當然會在媒體面前這樣說,真不是記仇,他非常看好楚舜,認為楚舜完全可以成為電影領軍人,所以看不得這么浪費天賦,上了年紀的人總喜歡分享自己的經驗。
上了年紀的人還有一個特點是接受信息比較慢,領不領軍休說,學術圈認為楚舜都快超車十年了。
“沒有發生的事,誰知道呢。”楚舜話鋒一轉道:“不過我的靈感告訴我,《海邊的曼徹斯特》會很好。”
這部電影在世界范圍內影響不算大,和導演有關,但在美利堅是刷屏,金球獎、奧斯卡、評論協會、演員工會、影評人選擇獎等等,海邊的曼徹斯特告訴了人們,原來好萊塢有這么多電影獎項。
“好了,老規矩只接受三個問題,現在三個問題結束。”楚舜率先開口,止住了其他記者的欲言又止,走進劇院內,小小劇院是無數影院擠掉假發也想進的地方。
簽名墻的記者們就有些氣,看著不講武德詢問了兩個問題的美聯社記者,后者絲毫不以為然,口中嘀咕老規矩?全世界都知道楚舜的規矩是不接受采訪。
劇院內已有不少人,楚舜入場比較晚,在第一排入座,他已不坐第二排好多年。
聚光燈以及咔嚓作響的相機,再加上紅毯萬眾矚目,境內還有ABC電視臺的直播,難怪有這么多人想成為明星。
席位逐漸坐滿,時不時的有人過來攀談兩句,其中有演員、導演,也有制片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是頒發給制片人的。
“剛才和費列無意間碰面。“亨德拉道:“他的確是一位非常具有天賦的演員。”
實際也不是碰巧,是亨德拉在簽名墻處特別留意,近半個月來,他都在洛杉磯奔走,為奧斯卡影帝造勢,對于對手肯定好奇。
楚舜對費列不感興趣,他對好萊塢喜劇之王艾比利更感興趣,亨德拉見導演沒有聊天**也沒多說,回到了后排位置坐下。
大概十幾分鐘后,楚舜的確見到了艾比利,他面色紅潤,笑著和熟人打招呼,臉上莫說陰郁,連疲態都看不出。